供需视野中的“两大中心”建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4-13浏览次数:277

 无论是上海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还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都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和供给能力并举。以市场的需求导向做大产出规模,为供给能力提供现实基础;以创新的供给能力转化潜在需求,为市场延伸创造条件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日前,国务院又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力建设的具体推动。我研读《意见》得到的最大启发是,上海在未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进程中,要特别重视培育、形成需求导向能力和长期供给能力。
    
形成需求导向、供给能力的竞争力
    
    产业发展水平,如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由其需求水平、供给水平,以及二者间共同达到的均衡水平决定的。长期以来,由我们的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生产能力意义上的短期供给受到较高重视,由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决定的长期供给,需求导向和转化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的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全球性、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要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意味着要和那些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既竞争又合作--竞争是主导的关系,而合作是以竞争为基础的。这就要求上海的金融、航运和相关企业,以及金融、航运市场,形成需求导向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的竞争力。
    
    上海作为全球既有金融体系和航运体系的挑战者,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脱颖而出并后来居上,就必须把一部分目前国际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的新增需求,转移到上海的金融市场和航运市场上来;与此同时自己还要创造一部分新的需求。上海有没有将需求转移过来的现实可能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成本优势。近10多年来,上海的港口吞吐能力大幅度提升,2008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和第二大集装箱港--周边港口的一部分需求转移来了。除了先天的区位优势外,上海港的成本优势在其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长远地看,依靠成本优势吸引需求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来实现需求的转移和创造。《意见》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积极开展"先行先试"的具体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针对性。其中,适时开展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建立不同市场和层次间上市公司转板机制,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试点,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以及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鼓励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基金)及创业投资企业等措施,都将对增加上海金融市场的需求产生积极作用。
    
以改革促发展,解难题,建制度
    
    研究显示:产品需求有着较高的确定性,大多表现为现实需求;而服务需求,尤其是新兴的或高端的服务需求,大多是潜在需求。服务的潜在需求,要通过创业、创新活动的"试错",才能被转化为现实需求,当有了满足赢利模式的规模,方可持续供给。就上海未来服务供给规模和能力的提高而言,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是最为紧要的任务。正如《意见》指出的,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建制度。推进企业改革和改组,特别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增强上海金融企业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重点要完善集疏运体系和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这两个体系的建设,都与改革现行体制机制有关。
    
    需求导向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供给能力是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上海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还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都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和供给能力并举。以市场的需求导向做大产出规模,为供给能力提供现实基础;以创新的供给能力转化潜在需求,为市场延伸创造条件。身处转轨体制的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各类国有企业,高度重视需求导向至关重要,因为盲目扩大的供给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曾经为之付出过大量"学费"。面对技术革命、产业升级,企业又必须在集成技术、人力资本和其他各种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现和满足各种新的服务需求。
    
    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开放,如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政府自身改革;进一步促进发展,尤其是与创业、创新有关的发展,从而做大上海金融、航运和其他服务业的市场规模,提升各个相关产业和企业的供给能力。如此,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可望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