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联航人工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虹口数字航运创新中心携手合作,正式启动了“港航大模型语料库”建设。这一项目作为上海海事大学“未来海洋实验室”建设中“港航协同控制大模型”的核心组件,标志着我国航运业智能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语料库访问地址:https://www.portllm.com.cn/

  据悉,港航大模型语料库已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目录体系,其中港口语料部分形成了12个一级分类和72个二级分类。例如,一级分类包括港口概述、港口管理与运营、港口设施与设备等,二级分类则涵盖了货物装卸设备、装卸工艺类型与特点、港口物流链优化等方面。这种精细化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清晰地展示港口航运领域的知识结构和信息内容。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港航大数据实验室已积累700多种类的港航统计数据,共计600余万条。未来,这些数据将助力大模型实现“问数”查询功能,为航运业提供更高效的数据支持。

  与此同时,港联航科技自主研发了PortGLM港口大模型系统,建立了垂直于港口码头领域的语料库。该系统包含港口码头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与生产操作知识、事故案例分析、风险评估模型等内容。PortGLM系统还能与港联航的“神谋”超级自动化iPaaS平台相结合,配置港口数字员工,提升港口运营智能化水平。

  成立于2019年6月的上海虹口数字航运创新中心,作为航运业创新的重要组织,涵盖了航运互联网、航运金融、航运区块链等多个创新方向。中心致力于引领航运变革,愿景是从北外滩起步,放眼全球。通过政策、数据、资本、智力四条纽带,将联盟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航运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

  此次四方联合启动“港航大模型语料库”建设,将为我国航运业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