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运外贸线遇“雪冬” 借内贸取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4-28浏览次数:0

        3周时间,在欧洲航线上演的攻守一幕,折射出集装箱航运业生之多艰。
4月1日起,船公司对欧洲航线的集装箱运输集体提价,将350美元/TEU的运价最终提高至500-600美元/TEU。这也将部分船公司从盈亏线以下拉了回来。
全球经济形势难言"回暖"的情况下,此集体自救之举却似强弩之末。
随后运量即出现下降,保守估计,比涨价前下降约20%。而部分船公司迫于经营压力,已开始报出400美元/TEU(含附加费)的价格。
4月23日,中海集运发布一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将出现亏损。"去年同期,该公司录得4.88亿元净利润,每股收益0.042元。
一周前,新加坡上市公司东方海皇集团也发布预亏公告,预计一季度亏损约2.4 亿美元。
"一季度延续四季度的情况,继续下滑,不是很乐观。但一季度也是最困难时期。"中海集运相关高管人士告诉记者。
去年,中海集运实现净利润1.3亿元,同比锐减96%。而四季度亏损达2.96亿元。
出口数据的改善对集装箱运输确有支撑。3月份,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出现自去年9月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
乍暖还寒之时,中海集运显得颇为谨慎。公司上述人士表示,集装箱运输的整体形势确有好转,公司4月也在欧洲航线和内贸航线上提高价格。"但不能说是彻底好转。"
行业寒冬之时,中海集运的自身优势亦被提及。该公司大量运力是在2002年左右租入或购买,彼时成本较低,且明后两年,也有大量船舶租期到期。"总运力不会有大的增加。"
此前,高盛曾将中海集运港股评级由"沽售"调升至"买入",并纳入"确信买入"名单。
4月23日,中海集运A股下跌1.64%,收报4.21元;港股收报1.9港元,跌3.06%。
欧线拉锯战
中海集运一季度亏损本在预期中。
此前,东方海皇集团预亏2.4亿美元。该公司去年集装箱货运量为246万TEU,相当于中海集运和中国远洋(601919.SH)的4成运量。
 
参照该公司,券商研究人士认为,中海集运今年一季度也很难独善其身。
高盛预计,一季度将是中海集运今年最困难的季度,"该行业收入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运输量和运费均有双位数下滑。"
中海集运表示,亏损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明显萎缩,本公司运输量及运价大幅下滑"。
中金公司在4月22日也对中海集运的一季度亏损预测情况进行调整,从之前的亏损3.5亿元下调至亏损10亿元。
但最艰难的时期似已过去。随着出口数据的改善,及传统航运业旺季的到来,船公司纷纷开始提价。
"中东航线我们3月份加了100美元/TEU,4月份又加了100美元/TEU。欧洲航线,4月份加了400美元/TEU。"上述公司人士表示,集装箱行业集体提价,有两方面背景。"一是季节性影响;二是船东压力较大,所以加价决心也比较大。"
这在欧洲航线体现得颇为明显。
今年一季度,欧洲航线运价指数均值为838 点,比去年一季度均值下降51%。欧洲航线甚至出现200美元/TEU的报价,这相比800美元的成本线亏损严重。
今年4月1日起,欧洲航线船东将每标箱运费上调200-300美元,以求保本。中海集运亦参与其中。
但全球经济尚未回暖的情况下,这一集体提价也遭遇阻击。
截至4 月17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欧洲航线运价指数报828.88 点,较上周微降0.5%。
根据招商证券的分析,上周欧洲航线货量再度受挫,保守估计比涨价前下降约20%。欧洲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仅勉强维持在70%以上,地中海航线更是下降至六成左右的水平。
"欧洲航线基本都是大船新船,闲置运力较多,竞争尤为激烈。"上述公司人士表示,中海集运提价后,运量有所下降。
"4月份的提价基于大部分航运公司面临欧线的亏损,以及常规季节性周期在二季度有提价惯例,但毕竟欧洲需求不可能迅速恢复,而市场运力压力较大,所以目前看,运价继续上升的压力较大。"
"这种非市场因素很难维持下去。"中信建投研究员钱宏伟认为。
中海集运过冬术
对于中海集运来说,内贸航线成为其过冬的避难之所。
2008年年报显示,中海集运内贸航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9亿元,占其总收入的15.64%,而2007年这一数据仅为11.33%,2006年仅为8%。
记者获悉,中海集运已将一艘8500标箱运力的集装箱船,由海外航线调至内贸航线。
"内贸航线上,我们优势在于占据内贸50%的份额,再就是我们80%以上是挂五星旗的船。"上述公司人士表示。
此外,中海集运在美洲航线上的谈判亦在进行中。与欧洲航线不同,美洲航线多为1年期长单,按惯例,每年5月份左右确定运费价格水平。
目前,中海集运在美洲航线的客户分为两种,即BCO(直接货主)和NVOCC(无船承运人。)
中海集运表示,美线签约较为顺利,目前,BCO客户签约数已基本完成了今年目标的六成,该数据是该公司美线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其他NVOCC客户也在合同洽谈中。
另一个为中海集运提及的过冬之策是成本控制。"燃油成本方面,今年我们全年锁定了33万吨,一季度已为公司节约58万美元。"
中海集运的运力结构对其度过行业寒冬,也有所帮助。
记者采访了解到,中海集运租入的运力,大多是2002年、2003年租入的,租期大多是8-10年,将于明后两年陆续到期。
市场预测,2009年、2010年,集装箱运力增长将分别达到14%和11%,而2009 年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量将呈现负增长,为-2%。
行业低迷之时,较少的运力交付,无异于避风港湾。
中海集运相关人士介绍,公司今年将有一艘8500标箱的船舶交付。2010年底,将有一艘1.33万标箱的船交付。扣除租期将至的船舶运力,公司今年运力为负增长,明年运力不会有大的增加。"
由于中海集运较好的资产状况,市场对其弱市扩张并购多有期待。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表示,该公司资产状况良好,负债率仅34.5%,同时拥有160亿元现金,根据公司现有资产购置计划,公司未来4年资本支出仅90亿元。良好的资产状况为公司未来扩张提供了保证。
但显然,中海集运对此颇为谨慎,"我们对海外并购会持续关注,但也会采取慎重态度。"前述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来源:航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