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互补 两岸直航与小额贸易的新思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5-07浏览次数:0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笼罩着全球,但福建对台小额贸易却不断提速,呈现难得"亮色"。来自福州海关的统计显示,今年1-3月,福建对台小额贸易额完成173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其中,进口1416.2万美元,增长8.5%;出口317.8万美元,增长1倍。
据了解,自去年12月15日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以来,福建对台小额贸易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这进一步消除了社会对对台小额贸易将被逐步取代的疑虑。
那么,对台小额贸易能够走多远呢?有关专家表示,"两岸直航以来的4个月,各具优势的直航贸易与小额贸易都呈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说明两者不但可以共存,而且能够相互补充。"
两岸实现直航后,对台小额贸易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对台小额贸易优势独特
对台小额贸易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台湾渔民在彼岸组织公司,到厦门批购鱼货,向厦门渔民出售一些大陆稀少的物品,后来交易产品逐步扩大到以大陆名贵中药材和土特产为主,并由海上交易扩大到台胞停靠点、台轮接待站以及目前的对台小额贸易点。
"当时对台的大额贸易很少且限制多,只能以小额贸易进行。而正是在这种十分苛刻的条件下,对台小额贸易顽强地发展起来。"海关部门人士介绍说,目前,福建是大陆对台小额贸易点的主要省份,其沿海港口共有28个对台小额贸易点,厦门大嶝、福州马尾、漳州东山铜陵、泉州南安石井、晋江深沪、石狮梅林、莆田秀屿、宁德霞浦三沙等贸易点贸易量较大。
"对台小额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和台商急用的生产设备零配件、部分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及农产品等。"从事多年这方面业务的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商品由于种类杂、数量少、需求急,通过正常贸易需要进行拼箱,难以实现货物随装随走、按需装运的要求,各种手续繁杂。而小额贸易是点对点之间的贸易,运时短、成本低,快捷方便,可有效满足台资企业个性化的需求,为此颇受欢迎。
该人士还表示,在多年的闽台小额贸易经营探索中,两岸经营业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功能强大且运转灵活的网络,其运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均存在强大的竞争优势。在正常情况下,一批货物从台湾本岛经"小三通"渠道进入大陆后,两三天就能送到货主手中。这样的运转速度使对台小额贸易在两岸实现大"三通"的形势下,很难被另一种方式取代。
"对台小额贸易除了自身具有的优势外,大陆方面出台实施的包括下放审批权、扩大经营主体、取消船舶吨位和金额的限制、扩大对台小额贸易货物种类等多项优惠政策,也是其得以发展的有利因素。"福州海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通过小额贸易方式的货物不是以实际价值计价,而是以货物的重量来计算运费和报价,一般来说向监管部门报送的货物价格比其货物实际价格低,加上海关在关税上给予20%以上的优惠,这是小额贸易的又一独特优势。
此外,外经贸、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在小额贸易的经营资格、监管措施等方面都在逐步优化便利举措,实施"全天候"、"无假日"和24小时预约加班服务,实行到货现场快速检验检疫和监管仓库集中查验等便捷措施,吸引了许多台湾商品以小额贸易方式进口。
直航与小额贸易可以互补
两岸直航后,没有了"拐弯抹角"的麻烦,开辟了两岸间经贸往来的崭新局面。有关专家分析说,两岸海上直航运输具有载货量大、航运距离短、运费低的优势,又免去到第三地和换单证的繁琐,从台湾本岛直航到大陆可免去相关手续,对于一般贸易和大宗产品等两岸正常贸易货物的运输优势明显,这是小额贸易形式所不具备的。
事实上,对台小额贸易受限于贸易金额、船舶运力、监管政策等,且存在部分贸易点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不能满足两岸较大规模、数量的经贸往来需要。
"大‘三通’后,海上货运直航改变了此前两岸间货物的运送方式,而且原先的对台小额贸易货物也通过不同渠道加速分化组合。" 福州海关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直航之后,贸易性和规模性的货物以大"三通"形式进出口,邮件快递物品随着两岸通邮的实现逐步分离;而小批量的快递货运仍将以小额贸易的形式进出口。
据悉,随着两岸海上直航的进行,今年前两个月,漳州港东山口岸水产品对台湾出口货值达2360吨,其中一般贸易达2077吨,出口量远高于铜陵对台小额贸易点。
"在大‘三通’形势下,以其自身的特点,对台小额贸易可与两岸直航并存,并作为两岸经贸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而发挥作用。"福州海关人士认为。
今年1月10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的"首届闽台(宁德)农副产品交易暨年货展销会"期间,与会的许多民营企业家纷纷看好对台小额贸易,认为大"三通"将激活对台小额贸易,表示将积极支持、参与对台小额贸易。
有关人士认为,当前及今后,政府层面上应形成互通机制,在贸易政策、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互动,充分发挥直航优势。在对台小额贸易方面,也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有关政策出台和落实、两岸口岸间检验检疫工作机制、信息互通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合作,才能不断增强活力,从而使二者更好地发挥作用。
近日,厦门市已决定,把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大嶝岛对台小额贸易市场规模扩大10倍,并发挥其作为大陆唯一对台贸易免税市场的独特优势,发展成为台商商品配送中心。
来源:中国水运报 2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