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萎缩、运价低迷、后市谨慎乐观"是当前集装箱运输的主基调。
金融危机让全球贸易量遭受重创。受消费需求急剧下降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已连续8个月负增长。上半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下降了11%。针对日益恶化的运营环境,各航运组织及班轮公司采取各项措施加以自救,而且行动逐步升级。从去年的拆并线、减速绕航,到今年的延缓交船、停航封船、集体提价甚至折船等非常措施,虽然仍未防止运价下滑,但降幅趋缓。
集装箱运价指数从去年11月加速下跌以来,至今已下降了30%,有些主要航线降幅在30%~40%。运价基本在成本线以下,处于跌无可跌状态,短期内集装箱运价的下跌空间已经不大,下半年部分航线运价有望触底回升。
欧洲航线:今年前5个月,我国港口欧洲方向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了12%。需求下降,而新增运力仍居高不下。受运力供需严重失衡影响,欧洲线成了金融危机重灾区,运价指数从去年11月的1339点,下降到今年7月初的806点,下降了40%。但随着7、8月份外贸出口传统旺季来临,箱量逐渐增多,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已攀升至95%,船公司
北美航线: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失业率上升至9.5%,消费信贷连续4个月负增长。随着失业率不断攀升,消费意愿低迷。今年前5个月,我国港口美国方向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了12%。需求下降,运价一路下跌。截至6月底,美西、美东航线运价指数较去年年底分别下降了30%和18%。但由于美线大幅度更撤航线、收缩运力调整比较及时到位,运力供需关系有所改善,7月份已出现止跌企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