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58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新承接船舶订单58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1%;手持船舶订单连续9个月下降,船舶产能严重过剩,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处长谭乃芬介绍,在船运市场极度萧条及船东资产大幅缩水等因素作用下,上半年"订单撤销"和"合同重谈"的案例显著增多,我国船厂手持船舶订单安全性遭遇严峻挑战。中国船舶8月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没有新船承接。
同时,国际造船市场下滑态势仍在延续,英国克拉克公司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新船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加上数量可观的订单撤销,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自去年10月开始已连续8个月出现回落,并呈进一步加速的态势,尽管6月份回升到183万载重吨,但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新船总量仅为80艘、339万载重吨,月均56.5万载重吨,较去年同期下降96.8%。总之,国际造船市场处于罕见的"停滞"状态,形势严峻程度远超预期。
谭乃芬表示,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不存在反转走强的条件,预计下半年新船价格无量下跌的势头不会改变。不过,这种"停滞"的状态不会长时期持续。谭乃芬认为,一旦造船市场在今年见底,2010年行情将出现明显回暖。今年极低的成交量使前期积累的泡沫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这必将为明年订单需求集聚能量。但值得注意的是,绝不能把届时的"回暖"与过去的"兴旺"混为一谈,相对于全球巨大造船产能而言,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