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全文公布,详细列举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要求,"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浙江嘉兴的大业箱包有限公司老板汤一洪对这些意见充满期待,因为他的现金流太紧张了,"现在维持企业全部要靠贷款,但下半年贷款又开始变得难找了。"
大业箱包是一个做箱包类出口代工产品的小公司,成立于2002年底,从200多万的产值起步,经过几年发展,效益最好的2007、2008年已经有1000万以上产值,但到了今年,订单又回到起点--200多万。
"这跟六七年前的200多万不一样,我现在是用千万级的生产能力去做百万的产品,成本高得吓人。"同去年年底相比,今年市场还是有所好转,汤一洪连续接到几个几十万元的小订单,但下单方也是拼命压低价格,"接单时算着还有点利润,但真正做下来后一算账,又都是亏的。"
从年初到现在,汤一洪已经亏了200多万元,"赚钱如抽丝,赔钱如山倒"是他最深刻的体会。"赔钱也得坚持接单,没有单子,工人就要走,工人走完了,厂子也就完了。"汤一洪预计,外需的复苏至少要到2010年底,这意味着还要挺一年多。找钱,便成为汤一洪现在生活的主题。
对于汤一洪这样的小企业来说,资金一直是困扰发展的难题。由于仓库、厂房都是租来的,除了缝纫机又没有其他设备,汤一洪根本没有可被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也正因为如此,从2002年到2007年的几年间,汤一洪虽然结识了嘉兴所有的银行信贷员,但一分钱都没有贷到过。一旦缺钱,汤一洪只能靠亲戚朋友借,或者抵押自己的房产。
2008年,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也多了些。汤一洪终于通过网络担保贷款在建行获得70万元贷款,又在当地信用社获得100万元贷款。"当时订单像雪片一样,三班倒都干不过来。"
为了扩大产能,汤一洪在年中多租了一栋厂房,将生产能力扩大一倍,未曾料到下半年订单急转直下,新上的生产线运转了两个月即被闲置,产能扩大变成了尾大不掉,好不容易盼来的贷款反而加重了财务负担。
"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被市场牵着走,没有预见性。"汤一洪坐在厂房楼梯间隔出的"董事长办公室"里反思自己遭遇的困境。自己没有实力,又缺乏预见性,就更需要资金支持,"市场好了,需要资金支持扩大产能,市场差了,又需要资金支持补充流动性。"
其实,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民间借贷,汤一洪最近都找过。但是,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有限,也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担保公司又都要求有反担保,就是要有另外的企业为借款企业承担担保责任---这跟找到担保企业后直接去银行贷款没有区别,只有那些跟银行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企业才会选择这条路。其他的机构如财务公司、典当行,更多提供的是高息借贷,只能用于短期周转。
"中小企业最后还是得找银行想办法,但现在不少信贷员都说放贷指标完成了,而我们更害怕的是什么时候开始升息,那样流动性就会真正紧张起来。"汤一洪说,自己所需要的贷款对银行而言是九牛一毛,但对企业来说是能否维持下去的关键,"再努努力,只要能找到,就挺过冬天了。"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外贸进出口自去年10月开始经过连续5个月下滑后,从今年3月开始连续反弹达5个月,月度环比微增,但相较去年,各月出口额同比降幅仍在20%左右。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