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讨会”受媒体关注

发布者:徐凯发布时间:2009-10-22浏览次数:169

据悉,20091020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主办的"2009中国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讨会"收到各方媒体的关注,中心首次发布的《中国邮轮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并发表了观点。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旅游行业的专业网站--环球旅讯

 


 


全文如下:

 


邮轮旅游将成中国旅游业新亮点

 


 


 


 


             

 


    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旅游目的地第一大国,同时成为第四客源地国家。在快速增长的旅游业背景下中国发展邮轮经济的时机日益成熟。

 


在日前举行的"2009中国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讨会"上,《中国邮轮市场发展研究报告》首次对外发布。报告就中国邮轮市场环境、规模与特征和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与分析,并对未来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中国发展邮轮经济时机日益成熟

 


    据了解,自上世纪末以来,邮轮旅游一直保持年均8%的增速,成为世界旅游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板块。2008年,全球共有约1700万人次参加邮轮旅游。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北美邮轮客源市场比2007年缩减1.5%,但全球邮轮旅客仍同比增长4%,据Seatrade预测,2020年全球邮轮游客数量可达3000万人次。

 


    报告认为,中国邮轮市场刚刚起步,目前还是以建设和完善邮轮港口等岸上设施、接待外国来访邮轮的模式为主,出境的邮轮旅游市场仍处于初期培育阶段。在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个港口群的基础上,中国邮轮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天津、上海、厦门、三亚等邮轮港口为中心的邮轮市场区域。

 


    尽管与国际上发展较好的邮轮港口相比,中国邮轮接待量还较少,但近些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停靠国际邮轮艘次增幅达27.4%,共有344艘邮轮访问中国沿海各港口,其中青岛港增幅超过300%。今后随着沿海几个邮轮码头建成使用,来访邮轮将会持续增加。

 


    报告分析,在沿海各大港口中,停靠上海港和三亚港的国际邮轮明显多于其他港口,2008年分别出现了17%11%的增幅。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旅游目的地第一大国,同时成为第四客源地国家。在快速增长的旅游业背景下,中国发展邮轮经济的时机日益成熟。

 


多因素制约中国邮轮市场发展

 


    报告分析认为,现阶段中国邮轮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制度性和技术性制约因素。

 


    在制度性制约因素方面,一是口岸管理制度有待常态化。目前中国口岸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针对邮轮的细则规定,通关手续复杂。二是经营性机构设立障碍尚未突破。目前邮轮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都需通过有经营业务资质的旅行社来进行,而在美国80%的游客是通过邮轮公司直接办理,20%的游客才通过旅行社代理,因而对国际邮轮公司而言,在中国注册经营性机构的意义不大。

 


    在技术性制约因素方面,一是行业税费标准亟待规范化。目前中国针对邮轮的港口收费水平远远超过周边国家和地区,各港口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客轮、货轮运输区别不明显。二是港口建设有待纳入统一管理。目前国内各港口城市的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国际邮轮特别是大型邮轮的需要。尽管沿海各地都在发展邮轮经济,纷纷提出建设邮轮母港的规划,但考虑到邮轮母港建设耗资巨大,影响深远,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出台针对邮轮母港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将不可避免,邮轮港的建设有待纳入国家层面统一管理。三是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中国邮轮港口无法与周边地区形成强大的交通网络,无法实现运输工具的无缝衔接。四是邮轮旅游代理业水平有待提高,缺乏高尚的邮轮文化和高精度的邮轮产品。五是邮轮专业人才教育有待同步。国内缺乏权威的邮轮人才培训机构和完善的邮轮从业资格认证体系。

 


2010年中国国际邮轮旅客将达60万人次

 


    报告认为,上海、厦门、天津三大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靠泊艘次与出入境旅客数量仍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到达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的国际邮轮旅客将达60万人次。其中,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对邮轮旅游是强有力的催生剂。据统计,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的母港邮轮2007年和2008年两年是15-20艘次,2009年将达到32艘次,预计2010年将超过110艘次,其中母港邮轮近69艘次,出入境旅客将超过20万人次。

 


    而内地旅游团获准乘坐以香港为母港的邮轮经港赴台旅游的措施,为中国邮轮经济带来了商机,其中"歌诗达"邮轮2010年推出首个常规的港台邮轮航线,全年推出15个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