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美国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为其举行的提名听证会上就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相信中国正在"操纵"人民币汇率,并将"积极通过所有能动用的外交途径,寻求让中国在汇率方面做出改变"。西方国家多次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其目的是希望限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推行单边的贸易保护主义。美方一直认为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意味着如果人民币汇率按照市场供求浮动,人民币将会大幅度升值,中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贸易收支盈余,也不会有那么多资金投资美国,而过多的投资导致美国资金供给增加,消费增加和房地产泡沫等,这也是美方推卸危机责任的内在逻辑。
后来由于美国政府希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并且自身美元也一直是贬值的,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态度有所缓和。
最近,西方七国集团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再次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据报道欧央行行长特里谢还联合欧洲各国财长,敦促中国让人民币对欧元升值。
每当美欧经济形势恶化,总会有人拿人民币汇率说事,以此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最近奥巴马提出全球经济再平衡,也值得高度警惕,可能预示着美方还会向中国等贸易盈余国家施压,为其贸易保护主义寻找借口。从"人民币汇率"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不断升级,今年4月欧盟仅以损害威胁为由决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笔者认为,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将损害中美、中欧贸易关系,影响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恢复,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经济进一步衰退。如果各国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贸易量会下降,经济形势将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转好的形势可能会得而复失。
美欧都先后提出要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升值,其目的是通过汇率的变化,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减少从中国的进口,也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币值水平稳步上升。我国于
此外,目前随着美元对一些非美货币如欧元等货币贬值,人民币对欧元等货币有所贬值,在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的变动中,美元对欧元汇率的变动起着关键作用。
最近美元不断贬值,美元指数还先后突破77、76两大关口,美元贬值短期内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美元贬值一是有利于美国扩大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二是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升值预期将增加,一旦人民币升值,中国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美元贬值使得美国产品的竞争力上升,别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此外美元贬值还导致中国的美元外汇资产缩水,目前我国持有外汇储备达到2.27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人,美元持续贬值将影响中国在美金融资产的安全,这也是中国政府最担心的问题。尽管美国政府反复强调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但是美元最近一直震荡下滑,并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和美元储备资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由于美元贬值,人民币对欧元也相应贬值,最近人民币对欧元贬值主要是由于美元贬值的缘故。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和美元滥发是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美元持续贬值将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美国政府应该为维持美元币值的稳定做出努力,全球经济复苏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实际上,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施压人民币汇率更多的是要中国为金融危机买单,施压人民币汇率无疑是为贸易保护主义寻找借口罢了。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出口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人民币升值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码的形势下,如果人民币再升值,则出口的形势将进一步恶化,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必将稳字当先,这既有利于防止外贸形势的恶化,又有利于阻止热钱的流入。我国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按照可控性、主动性和渐进性原则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最终走向市场化的汇率决定机制。
从长远来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从依赖外需为主转向依赖内需为主,特别要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宏观经济的对外平衡;要促进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之间的合理比例平衡,既要抑制国内出现产能过剩,又要避免回到过度依赖外需的老路上,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依靠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受害者,也是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元货币贬值的受害者。笔者认为目前各国都面临经济困境,应该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努力,进行政策协调,必须促进主要储备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促使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必然会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美欧经济的恢复。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