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研究的重点–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活跃经济区的城市轴心。上海以及其他几个城市地区未来的表现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走势。
为了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并转型成为创新型经济,上海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开发具有较大创新潜力并能够创造可观效益的可流通活动。本报告的目的是找出上海在这方面的优势,分析候选行业的创新潜力,并就如何挖掘这些潜力提供建议。
报告认为,以技术提升和创新为核心的高速增长战略可能需要另辟蹊径。报告提出了一个有四项关键内容的战略:
上海应努力实现平衡的经济结构,制造业仍要占GDP的1/4以上。
创新经济取决于城市发展以哪些产业为主导以及龙头企业(很多还是国有企业)的战略和活力– 因为创新因行业而异,而大型企业是研发的主体。
教育和医学服务可以成为两个重要的研发产业暨高科技集群的基础。
上海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的开放性,高素质人才和宜居性,这种环境会吸引很多高素质的知识型流动人才。
新的发展战略应包括另外三个目标。首先,上海目前和将来的竞争优势在于复杂的资本产品和高科技零件,该城市应保证这些行业做大做强,强化竞争优势,扩大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第二,上海可以考虑选择性地兼并即将破产的外国企业的生产、研发、知识产权相关的资产以及重要的隐性知识和品牌。第三,上海应加快转型步伐,从一些比较优势萎缩的工业领域中淡出,将这些领域的资源投向前景更好的其他领域,同时为这些领域释放出来的人力资本提供积极的再培训,使其在经济复苏时能够进入其他领域就业。这种资源转移将有力地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缓解轻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来源:世界银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