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提振港口经济加速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1-16浏览次数:0

1113,雨后初晴的青岛港一如既往的繁忙。前湾集装箱码头上一字排开着5艘巨轮,桥吊上下翻飞,轻巧地装卸着货物。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正带着前来青岛参加国际海运年会的同行们参观港口。
随着世界经济探底复苏迹象的显现,今年的海运年会一扫去年低迷悲观的气氛。
而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青岛港在全国港口中的竞合压力陡然增大。对此,常德传表示,面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青岛港将和天津,大连以及胶州湾的众多港口合作,在中日韩经济圈中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青岛港2009年的吞吐量情况显示,目前内贸原油,煤炭,铁矿石运量持续上升,反映了国内经济向好的情况,但是外贸集装箱货运量仍有下降。
 "青岛港今年整个吞吐量能保持增长5%,主要得益于包括能源,原材料的货种增长的幅度比较大。"常德传说。
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21世纪》:我们注意到,目前国内港口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上海已经被定为为国际航运中心,天津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面对这些竞争,青岛港如何定位?
常德传:青岛港的定位是:在上海以北,中日韩经济圈中,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港要成为这个区域的中心。
目前青岛港是一个规模达到1000万标箱的国际化大港,排名世界第十大港口,在东北亚经济圈中仅次于釜山港。因此我认为在几年内达到这个目标是很有可能的。
上海是全球国际化航运中心,我们则根据青岛港的特点和能力定位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但要打造东北亚航运中心,单靠青岛港一家也是不行的,区域内还有大连港[3.00 1.70%],天津港以及环渤海湾这些港口。这些港口中虽然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要共同联手打造东北亚航运中心。
21世纪》:具体的合作方式是什么?
 
常德传:目前在青岛已经有保税港区,可以运用保税港区的特点,进行货物的大中转。天津和大连也有保税港的政策,因此这三个港口可以互为中转,互为服务,一些货物就不必去境外中转,这样更方便,也更经济。
21世纪》:除了与中日韩经济圈中的港口合作,青岛港与山东省的港口的关系是怎样的?
常德传:港口更多的不是一个地域的观念。我们不仅仅是山东的港口,还是全国的,世界的港口。
青岛港作为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责任更大。目前我们已经和山东周边的烟台港,日照港有了有了很多联手合作的经验。
在今年三月全省港航会议上,我们签署了青烟日三家港口的战略联盟,在危机中抱团取暖,各个方面合作供应。我认为,企业不仅要竞争,更多的是竞合,港口企业更是这样,更好的合作才能保证港口,船东货主的利益。目前三个港口合作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这就证明企业需要竞合,不能局限自己的地域,眼光要宽,辐射要大。
除了跟山东省个港口的合作,我们也开拓了内陆无水港更多的合作方式。
21世纪》:能具体谈谈么?
常德传:"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我认为,港口不搞无水港的建设是一个缺陷,港口一定要有海向、陆向两个方向的货源才比较丰满。
我们的无水港从1995年就开始建设了。到现在,我们已经先后向内陆十几个城市设立了20几个发货点。近几年我们又大力开发欧亚大陆桥。欧亚大陆桥的专利本来是连云港的,但是在这个方面,青岛港优势更加明显,货源集中,支线也比较多,因此我们也把大陆桥的开发作为发展重点。现在已经形成了新疆,乌鲁木齐,西安,重庆,成都,郑州,济南一线的青岛港的无水港。
事实证明,金融危机中,来自大陆桥的货源在沿海港口中运量最多,把码头搬到内陆,搬到中部西部,港口货源才能越来越多。
现在我们的无水港已经实现了当地报关当地退税,直接运送货物到码头前沿,直接出口,揽货免费,客户和船公司都比较满意。
21世纪》:在港口的专业性上,青岛港是怎么考虑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港口都向专业化转型,例如连云港专营铁矿石的运输。
常德传:我们定青岛港是综合性的码头,主要有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和集装箱五大核心货种,我认为这是目前中国港口建设发展的方向。
今年我们集装箱码头的运量增长很低,但是原材料码头的增长量很大,这个货种不行了另外一个可以补充。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模式,可以抵御风险,帮助港口战胜危机。
内需提振港口经济
21世纪》:今年青岛港的吞吐量情况如何?
常德传:今年预测到年底青岛港集装箱增长能维持2%的幅度,整个吞吐量能维持增长5%。今年1-10月份原油货运量增长了7.8%;铁矿石方面,我们建设了30万吨级的超大型码头,今年上半年增长了6%;集装箱只增长了2%;粮食增长的更多一些;煤炭增长了60%多。
港口整个吞吐量能保持增长5%,主要得益于包括能源,原材料的货种增长的幅度比较大,比如原油,铁矿石等。这也说明了国家实施四万亿拉动内需的一揽子计划确实起了作用。因为加强了基础建设,所以内需对钢材需求量比较大,发电需要原料也比较多。
另一方面,外贸下滑比较明显,港口增幅明显减缓了。去年青岛港集装箱增幅6%,今年下滑到2%。可以说青岛港也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对经济状况反应非常敏感。
21世纪》:那您对明年有什么预期?
常德传:虽然2010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回暖,但是港口的发展情况仍然不太乐观,整个港行系统还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够逐步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21世纪》:依照您的预期,青岛港码头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常德传:根据今年情况来看,集装箱码头目前货运能力上提高较大,但是货源增长幅度较慢,下一步怎么扩大货源,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原油,铁矿石,煤炭码头的货运能力我们还是明显看到了不足,能力和市场需求有差距,因此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快原油、铁矿石码头的建设。
尤其是我们下一步将要集中精力开发的董家口港区。我们要建三个矿石码头,三个原油码头,重点是基础原材料的运输。董家口港区将用3-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3亿吨的大港,再造一个青岛港,预计投资将达上百亿,将采取多种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