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跨海大桥安全管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1-23浏览次数:0

 

舟山跨海大桥因"11.16"外轮擦碰事故推迟通车。记者从舟山市政府获悉,舟山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跨海大桥的安全管理。
据介绍,针对此次事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舟山市要求思想上进一步重视跨海大桥安全问题,责成大桥管理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安全制度,与大桥运行公司签订落实好大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同时考虑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交通、海事、公安、安全监管、港务、消防、环保、卫生、项目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大桥管理委员会。
而在具体安全措施方面,舟山将督促抓紧修复大桥受损部位,协助配合大桥业主单位增加海上巡查密度,加大人力、物力和装备投入,加强对大桥非通航孔两侧的安全监管。同时,舟山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大桥非通航孔防撞措施,制订并尽快实施具体可行的方案,积极推进大桥周边锚地调整工作,制订完善恶劣天气条件下有关通航监管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此外,舟山还将进一步细化大桥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大桥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并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按照海上作业船只的不同特点,广泛深入宣传安全法规知识和安全生产常识。
11月16日下午,韩国籍"马克"号货轮因走锚擦碰舟山跨海大桥中的金塘大桥。据了解,由于金塘大桥跨越舟山、宁波两市海域,金塘海域由舟山、宁波海事局分别监管,舟山将就两市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强化海上监管措施等有关问题提请浙江省政府协调解决。
"11.16"事故是金塘大桥再次被撞。它还在建设阶段,就曾于在2008年3月27日被误入非通航孔的"勤丰128"轮拦腰撞断,造成全长60米的桥面箱梁整个塌陷,船上20名船员中有4名被塌陷的箱梁砸死。浙北海域已跻身全世界通航密度最高的海域,"跨海大桥"时代给这片海域的海上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