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大提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1-30浏览次数:0

 

"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建设高效物流平台",在中共大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被列入我市贯彻《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强化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提升城市功能的主要任务之一。
  现代物流是中国增长速度和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背靠东北和内蒙古腹地,面对日韩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连成为连接两大不同发展梯次地区的主要通道和主枢纽,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规划建设高效物流平台,完善物流业发展环境,提高物流运转效率,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建设东北亚多式联运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向着明确的目标,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正在"大提速"。
  大连市港口与口岸局局长才力认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提升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件事情的两个表现形态",二者相互推进,紧密相关。
  "航运中心是发展形态,物流中心是产业形态"。才力认为,要顺利实现和充分发挥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是基础,也是充分发挥大连在东北经济区、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集散和辐射功能的重要支撑。
  "大连以其特有的优势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早在2003年国务院将大连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之前,我市就曾组织专题小组进行调研,并编写了旨在加强对全市现代物流发展宏观指导,保证和推进我市现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的《大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大连具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现实基础,国际通道物流、粮食、水产品、石油及石油制品等专业物流已经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仓储、运输、货代服务、外贸公司等一批企业正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迈进。
  海铁联运助推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提速",离不开海铁联运助推作用。实事求是地说,海铁联运是大连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必备条件和最大优势。
  今年7月,大连市政府、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大连港集团共同签署了《东北铁海联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大连与东北、内蒙古腹地贸易联系的全面升级,同时,最大程度地整合了合作六方的优势资源,在大连口岸和东北内陆间形成一条快速、高效、便捷的物流黄金通道,大幅降低了东北地区的物流成本。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快以大连为出海口的东北集装箱海铁联运体系建设,大连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又向前迈了一步。
  逐渐完善金融、信息等多种功能,是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关键。大连在东北内陆重大节点上的分物流中心初具规模,目前,大连港已经在沈阳、长春、吉林建了3个内陆干港;同时正和铁道部合作,建大连、哈尔滨的集装箱中心站;围绕哈尔滨在满洲里等共规划了11个在东北的内陆干港。这使得大连港口的功能和内陆干港的功能,通过铁路集装箱班列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大连港集团总经理孙宏表示,背靠东北三省广大的内陆腹地,粮食、矿石、煤炭、油品货种丰富,同时依托密集的东北铁路网,大连的港口发展将受益于东北地区集疏运条件的发展。同时,大连港目前的货种结构主要集中于集装箱、矿石、油品、粮食、杂货和滚装六大部分。以大宗骨干品种为重点,充分发挥口岸和铁路对大宗货品低成本和快捷的集输运优势,决定了海铁联运是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最大优势和必备条件。谈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孙宏说,要进一步加快大连港的自身建设,推进整合周边港口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搭建国际水平的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尽快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物流体系。
  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副司长杨赞认为,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东北地区已经恢复了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基础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已使其能够融入到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加之东北地区的规模农业在我国第一产业中的基础地位,为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提供了更大的服务空间和市场空间。其服务要素应该更积极地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及其国际贸易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在国际供应链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边国家与东北地区,特别是与大连市的经济交流愈来愈紧密。国际物流中心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我国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发展。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在发展中应基于区域产业特点提供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有重点,避免全面开花,盲目跟进。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