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窗】讯,港口资源整合迈出新步伐;保税港区辐射功能和带动效应增强;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优化。自去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继续抢抓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大力实施"港航立市"战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大突破。2008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53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8.8%。
早在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后,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便确立举全省、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连全市上下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面投入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热潮之中。
港口,是航运中心的核心要素。2008年,大连市继续加大重大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大连港组合港长兴岛港临时开放,填补了大连在渤海岸线没有大型深水港口的空白,大窑湾三期工程17、18号泊位、新港17号泊位、大窑湾散粮筒仓扩建等一批事关大连港未来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烟大铁路轮渡正式运营,新30万吨原油码头和中石油LNG码头快速推进。目前,一个以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以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为支撑,以黄渤海港口经济带为辐射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港口群已经崛起,大连港的枢纽港地位得以确立。
为了增强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大连市以"政府主导、合作共赢、错位发展、形成核心"思想为指导,在推进本市港口整合的同时,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全省范围内的港口资源合理整合和优化配置,全力构筑以大连港为龙头的辽宁港口群。大连市政府与锦州市政府签署了《关于支持两港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大连港参股锦州港,成为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与葫芦岛市政府签订港口合作框架协议,将利用大连港的品牌优势和经营管理优势,参与开发、建设、经营葫芦岛港绥中港区;与丹东市政府、丹东港集团就港口资源合作达成共识。
大窑湾保税港区是迄今为止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运行规则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新的自由贸易港区模式,也是国际航运中心中建设重要的政策功能优势。为更好地发挥保税港区的作用,大连市积极推动保税港区政策功能向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整个东北地区拓展,促进东北开放战略升级。在沿海,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已与大连市金州区政府携手共建金州二十里堡和登沙河保税物流园区,此举既有利于实现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向金州辐射,又将有效破解大连保税区加工用地短缺的难题;在内陆,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大连港集团与世界最大物流商美国普洛斯公司,三方携手在沈阳投资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将保税港区功能直接延伸到沈阳。同时,长春、吉林内陆港正式运营。目前,一张以大窑湾保税港区为原点,以保税区、保税港、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保税工厂等多种形式为节点的东北保税物流网正在编织中。
此外,大连市大力实施"大通关"工程,改善口岸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其中新开通的"辽宁电子口岸",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全省与口岸相关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为辽宁乃至东北、内蒙古地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大窑湾保税港区则在全国率先试行快速通关操作模式,目前货物车辆在卡口通道几秒钟就能自动完成车辆出入港指令。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