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备战2010年世博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2-05浏览次数:0

 

2月4日,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召开2010年全市交通港航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世博交通保障各项任务,以昂扬奋发的临战姿态,全力以赴推进世博交通各项保障任务落地,尽心尽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副市长沈骏出席并讲话。
记者在会上获悉,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在2010年将按照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的总体思路,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行业,健全完善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围绕世博交通保障、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化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编制交通港航"十二五"规划等中心任务,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交通港航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力落实世博交通保障。按照世博交通保障方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基础、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市域世博公共交通网络、"长途客运+旅游专线+团体包车"的长三角公路世博客运网络和"分层疏流、引导换乘"的世博专用P+R系统。完成16条世博直达专线,20条世博公交B线,6条世博远郊接驳线路和部分园区周边短驳线路的设置,并完成1100辆左右配车和相关运营服务配套。做好世博出租汽车调度平台和专属车队营运保障,统一世博调度平台、车辆设施、司机服饰、服务标准和投诉咨询管理,满足世博园区居民和服务世博宾馆游客出租汽车出行需求。充分利用既有长途班线及旅游包车资源,形成"长途班线(包括加班车)+旅游集散中心专线+团体旅游包车"的公路交通保障网络。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应对世博期间客流集聚、滞留,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疏运任务。做好三个层次世博专用停车设施的服务监管和应急调度,世博会展区出入口附近及周边地区设置10000个停车泊位,对来自中心城区以外的社会车辆,设置9个停车换乘(P+R)停车场约1750个泊位。推进世博水上交通船舶建造和世博交通船配套船员培养,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与能力。协同申通集团做好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急保障、维修保养等世博服务保障方案。协同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上海机场(18.62,0.41,2.25%)集团做好世博期间净空保护及确保机场安全、有序运营的各项保障工作。
--全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编制"十二五"港口和内河航道建设计划;推进外高桥(14.64,0.22,1.53%)港区和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完善港口布局;加快推进杭申线、苏申外港线及赵家沟等高等级内河航道及配套海港港区建设;研究制定促进集装箱水水中转业务发展和内河集装箱市场培育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完成《航运经纪人发展政策研究课题》并提出相关政策方案,力争成果在上海先行试点。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支持,加快突破境外国际邮轮公司在沪设立控股或独立邮轮公司开展业务的政策限制。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跟踪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情况,研究完善性措施和提出向更多港口推广方案。组织对国际航运发达国家(地区)航运支持政策和先进做法进行专题研究,力争在上海港推行地主港管理模式和实施境内关外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全力推动公交优先。继续推进公交改革,基本实现上海公交企业20家左右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改善公交服务,优化公交线网,世博会前调整公交线路100条,开辟约30条公交冷僻线路(含社区巴士和城乡巴士);随虹桥机场等公交枢纽将陆续建成使用,计划调整公交线路50条;做好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及10号线等新线公交配套,计划调整公交线路20条,方便市民出行,同时落实公交服务规范,确保世博会前60%以上线路达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开工建设23个公交枢纽,实现"十一五"开工建设60个公交枢纽的目标。着力加强公交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线路经营权的年度管理与考核,完善线路经营权退出机制;建立公交成本费用评价委员会;在公交全行业实施成本规制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公交企业成本监审;配合相关部门落实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督促企业规范劳动工资制度,保障公交职工切身利益。
--全力加强行业发展监管。加强行业立法,修订行业法规、规章,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为契机,提升行业依法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在继续做好整治非法营运工作,积极研究加强和规范交通行政执法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执法监督方式,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提升浦江游览港航规范化管理程度,发展长江水上旅游业,做大做强苏州河旅游市场,大力推进崇明三岛水上旅游业为抓手,积极推进本市水上旅游业发展。推动上海城市现代商业配送网项目运作;推进本市中心城区危险化学品零星配送试点、道路货物"甩挂"运输、停车场(库)属地化管理及停车执法联动机制试点推广等工作,促进道路货运及运输服务业发展。切实强化对城市交通、港口安全、内河和水上客运安全管理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
另据了解,上海2009年交通港航行业克服经济、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城市交通和港航行业各项工作目标。据统计,2009年,上海客运总量51.3亿人次,同比增长4.6%;日均客运量1405万人次。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公交线网的优化,客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为25.7%;地面公交同比减少1.5个百分点,为52.8%,仍占基础性地位;出租汽车占21.5%,基本持平。随着长江隧桥通车投用,三岛客运量同比减少1.1%,为1481.4万人次。公路长途旅客发送量2995万人次,同比增长2.1%。道路货物运输量3.77亿吨,同比下降6.4%。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92亿吨,同比增长1.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500.1万标准箱,其中洋山深水港完成785万标准箱,全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机场旅客累计吞吐量为5708.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货物吞吐量为298万吨,同比下降1.3%。
与此同时,交通港航行业在确保行业总体平稳向好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公交优先、迎世博600天工作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全力推进公交优先。形成浦西、浦东、郊区"一区一骨干"经营格局。浦东公交公司和巴士公交公司相继成立,奉贤、青浦、崇明等区县的区域内成立骨干公交企业。全市推行"两覆盖一延伸"优惠换乘措施,日均优惠换乘客流228万人次;老人免费乘车日均48万人次。2009年完成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82条,其中新辟98条,调整157条,撤消27条,为8个大型居住区配套公交线路50条,结合部群众需求开辟冷僻公交线路和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城乡巴士线路50余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355公里(含磁浮线),运营车站224座,覆盖全市14个行政区域。建成公交专用道113公里。
--加快硬件设施建设。一是车辆更新和整修。更新公交车4717辆,综合整修公交车发动机2964辆,公交车身罩漆整新11026辆,公交车厢整新5115辆,货运出租车罩漆整修2281辆。更新出租车10110辆。二是规范车辆广告设置。规范10112辆公交车、39000辆出租车、296列轨道车辆的车身、车厢广告以及161座轨道车站广告设置。三是环境整治。公交调度亭整体翻新184个。完成52个公交枢纽站、35个长途客运站、25个轮渡站、9个三岛客运站以及43艘渡轮的环境整治,完成黄浦江沿线24个码头及苏州河水域环境整治,开展745次重点区域枢纽交通秩序和环境专项整顿。四是站亭站牌更新改造。改造建设公交候车亭1631座、新式立杆站牌1311根。新建改造189块停车诱导屏并投入使用。拆除743块带广告牌出租扬招站牌。
--提升软件服务能力。制定完成并全面推行公交、出租、长途、停车等行业服务规范。公交行业开展世博知识、文明礼仪培训50603人次, 339条被评为信得过线路,车容车貌合格率达90%,规范停站执行率达97%,规范服务执行率达97%,服务供应合格率达91%。长途客运行业开展世博专题知识岗位培训14700人次,道路停车行业完成世博知识培训2793人次。开展出租行业"的士明星"评比,优质出租汽车增至8750辆,出租车中高星级驾驶员增至23000名。
--推进世博交通保障。制定了以16条世博专线、20条常规公交线路B线及6条接驳线路构成的三个层次世博公交保障方案。制定了世博专属出租车标准、营运方案,完成了车辆额度招投标工作。制定完成世博省际包车专线方案。制定世博专用P+R方案并推进实施。建造完工5艘世博游览船,12艘世博客渡船。
--有序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北港区工程一至三期全部通过国家竣工验收。2009年上海港水水中转率达40.4%。启运港退税试点工作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取得实质性突破。协调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突破法规限制,在沪设立全资子公司。苏申外港线(上海段)航道工程全面完成,上海港内河集疏运体系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