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3日,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专程来到江阴检验检疫局,向该局领导送上"严格把关,热情服务"的锦旗,感谢该局江阴港办事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用务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作为江阴局服务地方"以港兴城"战略在口岸设立的"零距离一站式"服务窗口,江阴港办事处于2008年3月入驻,主要承担江阴港46公里长江岸线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和口岸查验等工作。两年来,该办事处工作人员牢记局领导"奉献在口岸、服务创一流"的嘱托,大力推进检验检疫业务改革,努力营造出优质高效的口岸进出口软环境,成为江阴港对外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
执法把关出成效是每个国门卫士最感幸福的时刻。据统计,该办事处两年来共截获各类有害生物43种713批次,其中重大疫情26批次。
在日常检验工作中,两年来该办事处发现品质严重不合格铁矿14批次,个别批次铁含量比装货港分别低12%、9.12%,并成功处理4家国外检验公司对5批铁矿的复验要求,精准的检验结论在国内外贸易方和检验机构中树立了权威,帮助收用货单位拒收不合格铁矿7批,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美元。2009年3月,在江阴港办事处妥善协调处置下,货值77万美元、5200吨的进口夹带铸铁废碎料、冶炼渣、氧化皮等大量固体废料的铁矿经依法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移交海关实施退运处理后,最终成功退运出境,这是江阴口岸首次退运进口铁矿。中方收货人获得了包括原货款、堆场费用、港口装卸费用等在内的全部款项合计90多万美元。
据统计,自江阴港办事处成立以来,完成一等把关成效4个,二等41个,三等341个,在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口岸查验部门中名列前茅。艰苦的业务工作也锤炼出一批业务尖兵,该办事处工作人员被江阴口岸部门誉为把关口岸的"火眼金睛"。
服务是部门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从大处有序规划,从细处件件落实,该办事处用一个个有说服力的工作业绩精彩诠释着国家质检总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工作要求。
为积极推进港口业务发展,该办事处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简化流程、吸引货源上做文章,携手临港新城港口事务局先后召开5次推介会,在拓展废纸、麦芽、羊毛、棉花(15810,-240.00,-1.50%)等外贸业务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促成临港新城与长江纸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企业逐步将进口废纸转移至江阴口岸,积极探索和完善"风险管理、快速验放"工作机制,有效拓展了进口废纸集装箱业务,从无到有,2009年废纸进口量已达4000标箱。
2009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拆船高峰,该办事处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抢"时间。通过合理整合工作流程,将每艘船舶串行式的工作方式,转变为对邻近时段内多艘船舶并行式的检验检疫,此举无疑增加了人员工作强度,但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将废钢船的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时限从平均4天1艘缩短为两天1艘。夏季白天高温下熏蒸作业不能保障安全,为了不延误入境检疫工作进度,港办人员牺牲休息时间,常在清晨5、6点钟气温较低时开展作业,确保了长江拆船厂全年共110艘废钢船的顺利入境和绿色拆解。据了解,拆解吨位达115万吨,创历史新高。
为有效提高口岸监管工作效率,江阴港办事处从技术上寻求突破。通过对视频监控室的升级改造,实现了整个江阴口岸的远程视频监控,具备进行远程实时监控、转存、录像调阅等功能。并进一步在中粮麦芽公司开展了视频监控和衡重数据联网试点,成功应用到进口散粮料斗称衡器计重业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进口大麦料斗称衡器计重通过专家组鉴定,既提高了重量鉴定精度,又符合国际贸易惯例,不但缩短查验时间,降低企业成本,而且提升了检验鉴定工作质量。
走进江阴港办事处会议室,"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十佳文明窗口"、"江阴市十佳诚信服务窗口"牌匾分外醒目,企业赠送的20多面锦旗挂满了两堵墙,字里行间饱含着企业对港办的真挚感谢。对此,江阴市领导在一次走访中,给予了该办事处"港口经济发展助推器"的积极评价。
和煦春风起,位居这座江南港城发展前沿的港办也即将迎来两周岁的生日。面对未来的发展,江阴港办事处主任封君兴信心十足:"一年起步,两年发展,三年上台阶,今后的工作中,江阴港办事处将遵照局党组要求,进一步强化人员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着力把办事处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展示检验检疫良好形象的窗口和舞台,用更多的工作业绩回馈社会!"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