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造"海陆空"立体交通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6-03浏览次数:0

 

2009年以来,温福高铁、福厦高铁相继开通,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通车,厦门港跻身亿吨大港行列。这一个个福建交通发展史上的"大事件",描绘出"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巨变。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为海西交通业的发展描绘出新的蓝图。
近年来,福建省同步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建设,一张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辐射海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正在成型。
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德金介绍,2009年,是福建交通历史上建设投资力度最大、区域协作最为密切的一年:"海西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提前一年突破2,000公里;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率先与台湾本岛实现海上客滚班轮运输,"小三通"开通以来累计运送旅客超500万人次。
今年以来,福建省持续推进"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1至3月份已完成重点交通项目投资135亿元,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114亿多元、铁路运输业投资34亿多元。除4月份福厦高铁顺利开通以外,目前还有龙(岩)厦(门)、厦(门)深(圳)、向(塘)莆(田)三条快速铁路同时在建,预计将于今后两、三年内相继建成通车。
随着「海西」建设升温和对外交流日渐热络,福建省对外"空中通道"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今年以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相继开通了往返台中、桃园、东京和高雄的4条航线;1至4月份,长乐机场出入境旅客22万多人次,同比增长32.5%;预计全年客流量将突破70万人次,年出入境人次和增长速度将创下机场开航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据统计,2009年周边省份从福建省港口进出口大宗散货466万吨,同比增长78.9%;通过厦门港中转的国际集装箱和海铁联运集装箱近20万个20 柜,同比增长79.5%。
按照规划,到2015年,福建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铁路进出省通道达到10个以上,形成全省九个设区市的快速铁路环线、福州到相邻省会城市3至5个小时交通圈,福州到北京仅需7个多小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