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建筑垃圾转战入海 深水良港如何承受垃圾之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1-23浏览次数: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在短短半个月内就有4艘大型船舶被搁浅,原因是违规倾倒的建筑垃圾占据航道,水位变浅。记者在宁波调查发现,船只搁浅只是表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却是城市建设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无处安置。

  天然的深水良港一直让宁波人倍感自豪,大吨位的集装箱船和各种货轮每天穿梭进出港口,为城市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大型船舶在进出宁波港镇海港区时,却突然变得小心翼翼。原来,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已经有4艘船只先后在镇海港附近的甬江航道搁浅,原因是航道突然变浅了。新南泰72轮的大副洪先生说,他们现在进港靠泊时有点提心吊胆。

  洪先生:以前的海涂是五米到六米,搁浅过后可能是一米多,相差很多,容易搁浅了。对我们大家、对整个宁波港建设都有影响。

  宁波边检站检查员李冬晨说,这种现象是最近才发生的。在船只搁浅后,有关部门对航道进行了疏浚,发现挖出来的都是水泥柱、钢筋等建筑垃圾。

  李冬晨:有些运输建筑垃圾船舶,为了节省开支把船开出甬江口不远地方就倒了,所以导致航道变浅。每天大概有十条左右的化工船、煤船、木柴船进出港口,容易搁浅。像化工品一旦搁浅,发生摩擦泄漏后果比较严重的。

  宁波港股份镇海港埠分公司副总经理胡升欣用几个数据来证明今年以来甬江航道的变化。

  胡升欣:甬江口这次测量下来从原来的6.9米到6.3。原来这里停靠的船都是载重量在两万两千五以下的大型船舶,现在,因为甬江航道变浅,载重在1万5千吨的船必须到北仑减载以后才能靠泊。我们18泊位对开大概一个海里左右,东北方向,现在的水深只有1米左右,原来是10米,在低潮的时候它基本跟海平面持平,也就成了一个暗礁了。天然的深水良港--宁波港是宁波的经济命脉所在,可是如今深水港却在一天天变浅,难道管理部门会没有察觉吗?当记者试图就此问题进行采访时,却发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宁波海事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航道变浅只是一个表象,它的背后居然是政府鼓励建筑垃圾往海里倾倒。

  工作人员:这只是一个表象,有的地方倒多了,变浅了。市里面为了解决现在城市垃圾和沙土,陆上没法消化,就出现到海上倾倒的事情。

  原来,最近几年宁波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建筑垃圾急剧攀升。08年是1000多万吨,去年是2000多万吨,今年预计超过3000多万吨。陆上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大量的建筑垃圾无处可去,宁波市政府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垃圾倒到海里去。宁波市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由副市长挂帅的建筑垃圾处置领导小组。宁波市渣土办严主任说,把垃圾倒到海里实在是无奈之举。

  严主任:宁波现在出土量太多了,能够吸纳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让海洋去消纳。这些渣土泥浆肯定要出去,政府部门也没法管。有本事去就去,否则工地全部都停了,这个责任谁承担?

  宁波市为此还专门向国家海洋局申报了一个海域,专门用于倾倒建筑垃圾。可是,根据规划,这个海域只允许每年倾倒540万吨垃圾,那么剩下的近3000万吨垃圾该怎么办?

  严主任:剩下的再决策,领导会再协调,可能再找别的什么地方。

  已经产生的垃圾不可能再变回去,于是,随意往海里倾倒垃圾的现象愈演愈烈。而作为宁波距离大海最近的甬江入海口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然而,建筑垃圾的问题,并不是往海里一倒就了事的问题,它将会带来一连串的隐患。暂且不说长此下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单是当前给船只航行带来的安全隐患已经让人寝食难安。

  胡升欣:这些建筑垃圾倒在海里,无形之中成为一个潜在的水雷或定时炸弹;第二,这里面进出的船,液体化工船舶很多,如果这样的船舶发生搁浅,后果是不堪设想,因为液体化工品很多是有剧毒的,或者是易燃易爆的。

  宁波市三江河道管理局水政执法科科长苏剑荣曾经就如何处置建筑垃圾提出过建议,他希望这些建筑垃圾能用于垫高地基,或者回收利用用来烧砖。一个是城市建设,特别是房产开发,应该在原来地方处置建筑垃圾,城市建设不能一直挖下去,第二个办法是用建筑垃圾把地皮提高十公分或二十公分。

  然而,这些建议最后都落了空。也许,对于管理层和建设单位来说,眼下最需要做的是尽快把大工程大项目建好,然后把建筑垃圾这个烫手山芋甩出去,至于后果,那也许是子孙后代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吧。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