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一个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经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后近一年的筹备,正式封关运作。,据悉这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福建省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首个保税港区。
厦门海关驻海沧办事处主任陈成群认为,海沧保税港区的封关运作,将带动厦门的保税物流产业和临港增值加工业,增强厦门港口的物流聚集效应,进一步吸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和临港增值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的转移,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畅通海西"大通道"。他说,保税港区完备的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功能,能够满足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零库存、即时生产等现代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营销方式,从而促进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的同步协调发展,提升经济影响力。
目前,保税港区可以开展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等九大类业务。依托保税港区全面的业务门类、强大的业务功能、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完善的资源配套,企业将大大缩短在采购、物流、仓储等方面的时间,实现"零库存",从而显著地节约成本。
相关人士也表示,海沧保税港区是两岸发展的前沿阵地,可以充分发挥海沧保税港区优势,为台商投资区提供强大的物流服务,有利于推动厦门对台枢纽港的建设和两岸经贸合作。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的封关运作,也将有助于厦门港打造成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港,有力助推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运大通道建设,对实现将海峡西岸建设成为一个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据悉,在港区内,企业可以享受到一些优惠的税收政策,如: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 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 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区内企业在区内加工、生产的货物,凡属于货物直接出口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据了解,从成立海沧保税港区建设指挥部到如今保税港区一期正式封关运作,厦门海关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手"作用。除了积极主动全面参与港区的规划、建设外,全力投入制订保税港区封关运作最重要的管理"软件"--《海沧保税港区海关监管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同时合理调整海关机构设置,对堆场、码头、航道、围网设施、闸口建设及信息系统、电脑监控工程等建设进度情况提出具体意见及监管条件要求;联合有关单位举办面向报关、货代企业的大型培训会,保障各项业务操作宣讲有效落实。海沧保税港区封关运作后,海关还将实施24小时全方位服务,企业进口可采取 "货到报关",出口可采取"提前报备、运抵报关"模式,从而极大提高通关效率。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