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举行海上天然气泄漏应急演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15浏览次数:1

  12月14日上午,深圳大鹏湾LNG(液化天然气)船舶货物泄漏事故应急演习警报响起。作为我国第一次举行LNG海上运输事故演习,在深圳海上搜救分中心的指挥下,涉海20多个部门以及单位上演了一场海上安全保卫战。深圳海事局局长张建斌在现场表示,作为国内首个接收LNG货物港口,深圳此次演习是对已经形成的完整LNG监管制度以及程序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确保大运会水上安全的重要举措。

  万方液化气船被水雾包围

  昨日上午10时许,国内首个自行建造的LNG船舶"大鹏星"轮发出警报:在大鹏LNG接收站码头卸货过程中,船舶卸货总管连接破裂,约1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迅速从总管泄漏,重大险情出现!接报后,深圳海救分中心立即启动《液化气船舶货物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发出指令,各应急处置单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展开应急处置行动,对险情中船舶、人员等进行应急处置和救助行动。

  通过设置在LNG码头总指挥室现场的监控设备,记者看到大量白色烟雾弥漫在船上。深圳海事局总值班室发布航行警告,对事故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禁止无关船舶靠近。事故进入全面应急处置过程:LNG泄漏控制、受伤人员转移和救治、LNG接收站区域人员疏散、LNG船舶紧急离泊、海上应急处置;消防船不停向着船身喷淋,整艘船舶被水雾包围;船上冻伤船员转移到LNG船舶监护拖轮"大鹏湾"轮,后转移"陆上指挥部"交由医疗救护部门救治……

  经专家登船指导、制定处置方案、泄漏控制、伤员转移以及将事故LNG船舶拖离码头至指定地点等一系列现场应急处置过程,LNG船舶货物泄漏得到控制清除。10时55分,通过各应急单位的大力合作,应急处置工作取得成功。经请示深圳海救分中心同意,现场总指挥宣布现场应急行动结束。

  首个接收天然气港口四年安全运行

  据介绍,天然气运输状态下为常压下温度在-163℃左右的液体,一旦泄漏,会立即急剧气化,体积扩大600倍以上,若遇火源,将引发闪火爆炸现象,天然气的质量燃烧速率是汽油的两倍,而且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具有复燃、复爆性,难于扑灭。"大鹏星"号这样的庞然大物满载情况下能够运输12000立方米天然气,大约6万吨,相当于400万瓶15千克标准民用气瓶的总量,若有意外,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深圳是我国首个接收进口LNG的港口城市,大鹏LNG接收站2006年5月试运行以来,海事部门对其进行了长期有效安全监督管理,在港LNG船舶作业保持了良好的运行记录。至2010年11月30日,深圳港LNG船舶进出港共526艘次,吞吐量为1687万吨,确保了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能源生命线畅通无阻,安全运行四年来,没有发生任何货物泄露的险情。

  大运水上安保提前启动

  据悉,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11年8月12日至23日在深圳举行,届时大运会帆船、帆板的比赛项目将在深圳东部海域进行,保障比赛期间海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确保海上比赛项目顺利进行,成为涉海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张建斌表示,深圳大运会海上比赛场地向北是全国船舶溢油及化学品溢漏高风险区的惠州港区,比赛场地向南则是深圳能源进口基地--大鹏湾下洞港区和LNG接收站,该区域担负了深圳70%能源及香港和深圳等五市的天然气供应,年危险品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今年下半年开始,海事部门已经实际进入大运安保工作安排。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