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港3个1万吨级通用散货码头工程将于年底竣工并投入试运营,潍坊港将拥有第一个万吨级码头;全市的海运内贸船舶运力规模占全省总量的 33% ,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可以说,潍坊市港航业实现了大发展,而这得益于港航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将潍坊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动力。
"三区"叠加的优势
潍坊港航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潍坊市是山东省"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半岛制造业高端产业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叠加的唯一地级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腹地企业充足的货源为全市港航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发展需要把优势转化为动力。在潍坊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许立全指出: "要全力突破北部沿海开发。统筹抓好产业聚集、港口发展和新城建设,全年完成投入400亿元以上。潍坊港建成3个万吨级泊位,加快建设3个2 万吨级泊位。"这一切为潍坊港实现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实现港航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全市港航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着力"加快建设、推进开放、优化运力、提升服务、创新管理、确保安全"的工作目标和"一二三六九"思路举措。一年来,全市港航业保持了健康、稳定、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港航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99 年的72 万吨到2008 年突破千万吨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2009 年完成1263万吨,"十一五"期间港口吞吐量以年均29.15%的速度递增,成为全国同类港口中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的港口之一。今年 1至11 月份,潍坊港货物吞吐量已累计完成1366万吨,占全年计划的98% ,同比增长21% ,年底有望突破1500万吨;航运完成货运量775 万吨,货物周转量70亿吨公里,均完成全年计划的117% ,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潍坊港现已建成3000 吨级泊位5 个、5000 吨级泊位4 个、1000 吨级泊位4 个,码头岸线1595 米。年底潍坊港中港区3个1万吨级泊位及万吨级航道工程将竣工投产,新增生产性泊位3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400万吨,港口总通过能力将达到859万吨。目前,潍坊港已形成双堤环抱、单一口门的嵌入式内港港湾,基本实现了由单引堤、港岛式码头向多通道、全环抱、大后方综合性港口的提升和转变。随着3个2万吨级泊位等项目相继开工,潍坊港将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港口群建设中实现率先崛起。
全省第一的海运运力规模
目前,潍坊市共拥有营运性船舶105艘,总运力达 62.1 万载重吨,海运内贸船舶运力规模占全省总量的33% ,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运力结构逐渐优化,运输船舶船龄逐年下降,船舶的安全技术状态优良,平均船龄 3.8年,船舶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海运业总资产超过22亿元,年营运收入超过20亿元,实现就业3000多人。这为潍坊市提出的"潍坊港实现从黄骅港到烟台港岸线5 万吨级以下货运市场潍坊占有率最高"目标打下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潍坊市加强" 三个平台"建设,为航运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组织召开了潍坊航运形势分析及融资租赁研讨会,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发展后劲;加强与区域港口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组织11家港航企业负责人赴秦皇岛港进行业务交流,达成了协作、发展的共识;着力打造数字化港航信息平台,与潍坊中财信科技公司共同开发潍坊首个临港物流信息平台,为港口经济发展和临港物流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此外,潍坊市颁布实施了首部港口章程《潍坊港口章程》,全面启动了《 潍坊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区域性重要港口标准要求科学地对港口功能定位、吞吐量预测、港口布局、岸线利用、临港物流、货物集疏运、客货滚装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来源:现代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