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以改革创新加速开发开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30浏览次数:0

  重庆两江新区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掘政策优势,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尝试在金融、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推进改革创新,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开发开放步伐全面提速。

  作为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重点新区,两江新区自成立之初,就被中央赋予了五大功能定位,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两江新区最大的优势,一是国家赋予的"五大定位";二是政策比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拿来即用,还可以"发明"一些新政策,保持政策最优、最领先,要充分发挥并放大这些优势,谋划和实施一批具有牵动性的大事。

  为此,在开发建设中,两江新区规划了汽车、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金融、商贸、信息"6+3"核心产业体系以及金融服务中心,都市功能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物流加工产业带、先进制造产业带,并以引进战略性重大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

  日前,一个总投资35亿元的新能源项目落户两江新区。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8000万只小容量锂离子电池、150万台套汽车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预计年销售额达70亿元,并有力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这仅仅是两江新区吸引众多国内外重大投资项目的一个缩影。

  半年多来,按照围绕世界级企业,瞄准世界高端和国际前沿,抢占产业制高点的要求,两江新区已经成功引进宏碁笔记本电脑、长安千亿汽车项目、北斗卫星产业园、小康菲亚特动力、韩泰轮胎、霍尼韦尔汽车材料、超硅蓝宝石等一批重大项目。此外,依托中航工业重庆产业园项目的航空器项目等也在推进中。

  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权,是国家赋予两江新区的一把"金钥匙"。在加快建设的同时,两江新区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在金融、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推进改革试水。

  为创新金融产品,形成集聚效应,两江新区在吸引银行、保险等机构总部的同时,还积极培育、引进新的金融业态。今年8月,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与美国德州太平洋集团共同设立规模约50亿元的德太中国西部成长基金。同月,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两江新区挂牌,拟募资100亿元。11月底,全球著名私募基金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探访两江新区,表达了合作意愿。

  目前,重庆市还在加紧打造位于两江新区江北嘴的"重庆金融中心"。今后5年,这里会有几百个金融机构总部陆续进驻,将成为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体系的集聚地。

  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方面,为维护好工业开发区内25万拆迁农民的利益,两江新区在实施高标准补偿的基础上,为这部分居民提供"定点、定向、定价格"的高品质安置房,并一次性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给予就业帮扶。此外,为解决外来人员住房问题,两江新区还规划建设公租房1000万平方米,占到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一批重大项目和改革举措推动下,半年多来,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全面提速。预计今年两江新区将实现GDP1000亿元,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利用外资有望达到20亿美元,进出口额有望达40亿美元。

  据悉,"十二五"期间,两江新区还将不断拓宽改革领域。建设保险创新试验区,争取试点人民币境外投资、出口企业人民币跨境结算、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等;推进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和结算便利机制,集聚外企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营运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完善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争取国家离岸服务试点,设立"离岸云计算产业试验区";全面推进公租房、城乡要素流动等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等政策的改革试点。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