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将建面向泛亚8大区域性国际中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1-06浏览次数:0

    昆明地处中国与东盟陆域通道的枢纽,吸引、辐射范围非常广阔。而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双重背景下,将转化为巨大的机遇,有利于在未来开放格局中把昆明建成面向"两亚"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等8大区域性国际中心,服务于区域经济合作。

    日前,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溪透露,在未来开放格局中,将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旅游休闲等8大区域性国际中心,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的桥头堡门户城市。

    已具备发展基础和潜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沿边开放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昆明不仅对外开放的空间面临着巨大机遇,而且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刘光溪介绍,昆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又是全省及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中心。昆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富集,具有基础性资源和发展性资源优势。同时,昆明不仅是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人才的汇聚之地,还是西南地区人口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就交通体系来说,初步形成了联结大西南和中南半岛的交通网络,使昆明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其中铁路方面,有贵昆线、成昆线、南昆线等7条国内铁路交汇,另有4条国际铁路出境,构筑起昆明"七进四出"的铁路大通道。公路方面,云南通往东南亚的所有公路干线都以昆明为起点,以昆明为中心的高等级公路网已基本形成,5000多公里等级公路通达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航空方面,昆明国际机场已是全国四大国际航空港之一,现已开通国际、国内和地区空中航线200多条,包括通往曼谷、河内、万象、新加坡等东南亚重要城市的航线。而将于明年投入使用的昆明国家门户枢纽机场,设计年吞吐量650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上述交通体系的形成,将有助于昆明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陆域通道枢纽和重要经济纽带。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密集地区,昆明是南贵昆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商贸、科教、信息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之一,是我国生物和信息等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之一。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枢纽,昆明又是中国、南亚与东盟三大市场的连结点。独特的区位条件,使云南具备了参与多边外向区域合作的地理优势。

    打造8大区域性国际中心

    "根据昆明的这些基础条件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未来我们将把昆明规划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旅游休闲、行政商务、会展、交流8大域性国际中心,服务于区域经济合作。"

    刘光溪认为,所谓区域性国际都市,就是在一个以生产要素最佳配置和自由流动为主旨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体系中,充当要素和信息流动的基点,是区域经济合作在空间上的支撑点。

    记者注意到,在这8大区域性国际中心,物流被提到了一个相当高度。首先他关系到国计民生;其次,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铁道部目前已明确提出,要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物流中心,力争把昆明建设成为国内和国际双向物流和立体物流相结合的国际性物流中心。

    之所以有这样的计划,刘光溪坦言,昆明地处中国与东盟陆域通道的枢纽,吸引、辐射范围非常广阔。例如,国内西部内陆省区市,经昆明通往东盟国家的陆上运输通道,比经沿海港口平均缩短运距3000公里以上,降低运输成本40%-60%,兼有高效快捷和低成本的双重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海外贸易,是经广东等地出海,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两洋",但如能开辟我国经周边国家进入印度洋的出海通道,要比从沿海口岸绕道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距离缩短2000-4000公里,节约时间5-8天,并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贸易效益。

    而昆明具有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特别是在在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双重背景下,在贸易壁垒逐步降低、物畅其流的趋势下,将转化为巨大的商机,有利于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另外,随着今年7月27日,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昆明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的揭牌,使得昆明一步站上了金融发展制高点,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剩下的无疑只是时间问题。而旅游休闲、行政商务、会展等区域性国际交流中心,也将随着各项软硬环境,以及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而逐渐实现。

    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港

    围绕打造8大区域性国际中心,昆明提出:通过经济走廊建设,推动重点地带的可持续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立足次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开拓东盟市场等一系列对策,建设低交易成本、投资环境好、生态环保、安定和谐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

    刘光溪透露,作为经济强省的龙头及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昆明将进一步加快以昆明为中心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国际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把昆明建成内连全国、外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通道枢纽。同时,将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制定与东盟自贸易区相适应、相对应的政策措施,深度开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降低进出口货物通关成本,把昆明打造成面向东盟最便捷的国际陆港;做好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加快呈贡国际物流园区、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和昆明空港口岸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设立国家陆路口岸;与东盟各国实施产业对接。

    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昆明还将建设产业通道,拓展产业合作和跨国经济合作,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各省区市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承接国际国内转移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改造和提升昆明产业技术层次;另一方面大力引导国内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昆明进入东南亚、南亚国家参与开发。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积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采取多种形式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参与昆明的经济建设。其中包括加快国际互联网站、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昆明国际信息港等项目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同时,逐步引进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昆明,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中心之一。

    此外,为适应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要以建设昆明大学城为载体,整合云南的教育资源,同时引进国外的教育资源,促进云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来源:全国物流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