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河北省港航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期间河北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行业体系,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港口腹地进一步拓展,单一煤炭过境运输开始向多货种运输逐步转变。
五年来,河北省涌现出以河北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在世界海运业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批企业,拥有国际海运企业2家,营运船舶35艘,船舶总运力 605万载重吨;国内海运企业40家,营运船舶152艘,船舶总运力147.6万载重吨;国内水路运输服务企业236家,比"十五"未增加94家;国内船舶管理企业5家,国际船舶代理(管理)企业73家,比"十五"未增加22家。
五年间,河北省港口吞吐量分别完成3.38亿吨、3.99亿吨、 4.41亿吨、5.09亿吨、6亿吨,总计达到22.87亿吨,比"十五"期间的9.48亿吨增加13.39万吨,增长幅度为141.24%。港口流量流向更趋均衡,吞吐量内外贸货物绝对值均同步增长,但进出港比重日趋均衡。受进口铁矿石逐年增长的影响,进港货物吞吐量比重由"十五"末的9.5%上升到 "十一五"末的28%。
五年来,河北省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快,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大秦铁路、朔黄铁路的逐步扩能,以及迁曹铁路的建成通车,河北省港口煤炭的集运能力继续增强,保持了煤炭运输的比较优势;随着沿海高速、唐曹高速、津汕高速、保沧高速等高速公路的陆续建设并投入运营,河北省港口集疏港能力大幅提高,港口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虽然煤炭输出仍占河北省港口吞吐量的较大比重,但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矿石成为第二大货种,比重逐年上升,成为继煤炭之后又一个突破亿吨的货种;钢铁吞吐量受国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处于稳定运行;集装箱吞吐量在2006年至2008年间增势迅猛。总体来看,河北省港口由单一的煤炭过境运输向多货种逐步转变的格局已经显现。
(来源: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