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载重两千吨船只搁浅 冰下布缆成功脱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1-19浏览次数:0

  1月17日18点30分,经过多台大功率空压机和水泵不断压气排水,"航浚406"在工程船拖绞下按计划移动,搁坐在烟台西港区码头礁石上的"航浚406 "挖泥船成功脱浅,烟台打捞局成功完成了本次跨年度救助工程。1月18日上午,"航浚406"成功交船。

  大风走锚挖泥船搁浅

  2010年12月5日晚上19点,"航浚406"挖泥船因大风走锚,搁坐在西港区围堰护坡抛石上,导致舱内进水高位搁浅。该船长56米,宽22米,型深3.75米,净重2035吨,船上三根固定桩插入海底。

  12月9日,烟台打捞局派出"德渡"、"德港"、"德清"等工程船到达现场实施救助。根据遇险船舶的实际情况,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制定了首先对该船进行卸载作业,然后对船舶可利用舱室压气排水,采用工程船绞车和拖轮共同拖绞,陆地千斤顶助推对船舶进行脱浅的救助方案。打捞方案既定,施救人员马上对该船进行卸载作业,先后将船上的大锤(40t)、右后桩(50t)、中间桩(50t)、右后桩(50t)、左舷抓斗(60t)切割固定,吊离船舶。

  在拆卸作业完成之后,施救人员对该船进行压气排水,对可利用舱室安装充气排水阀,同时对各舱室进行压气排水试验。

   零下10度潜水布缆绳

  时值隆冬,从2010年12月9日到1月17日,短短时间内7场大风席卷渤海湾,作业现场巨浪翻腾,气象条件恶劣。

  1月17日,现场气象条件有所好转,施工技术人员终于等来了宝贵的施工时间,抓机遇抢进度,昼夜不间断施工。寒冬来临,救助现场,气温达到零下10℃,遇险船舶的吊杆上结起了厚厚的冰凌,潜水员的头盔里也一次又一次结冰;遇险船舶一部分船体浸在海里,海水不时翻涌到甲板上,在甲板上作业的施工人员还面临被海水打到海里的危险。

  17日晚上17点30分,西港区潮水水位接近最高潮,德渡、拖轮拖绞缆绳到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对遇险船舶再次进行压气排水,船舶脱浅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现场总指挥胡伟东一声令下"德渡"工程船发力拖绞,拖绞缆线慢慢拖动难船,经过一个小时的拖绞,遇险船舶船成功脱浅。

  经过简单整理后,遇险船舶达到拖航要求,由"德清"、"德渡"船组拖往船东指定船厂,于昨日1月18日上午9时30分成功交船。

(来源:水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