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珠海市港口管理局获悉,2010年珠海港货物吞吐量历史性地首次突破6000万吨,达6056.27万吨,同比增长37.4%。在广东省各主要港口中,吞吐量仅位居广州、深圳、湛江三个亿吨大港之后,排名跃居第四。
据了解,珠海港6056.27万吨的年吞吐量比2007年我市实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之前增长了6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70.27万标箱,相比2009年增长24.6%,旅客吞吐量51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在全港的七个港区中,高栏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3118万吨,占珠海港总体吞吐量的51.5%,是全港的领头羊。
市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珠海港曾经用两年时间使货物吞吐量从1000万吨增长到2000万吨,又用了两年时间从2000万吨增长到3000万吨。而从2009年的4406万吨一跃升至6056.27万吨,珠海港只用了1年。"
据了解,2010年,新修订的珠海港总体规划历时多年终获国家批复,大型干散货和集装箱泊位建设全面动工建设,广珠铁路、高栏港区进港主航道扩建等集疏运网络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使珠海港生产经营不断升温。与此同时,2010年珠三角加工贸易开始从困境中走出,中小企业产能开始恢复,同时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建筑市场开始火爆,导致能源、电力需求的增加,使得煤、矿建材料、矿石、集装箱等重点物资吞吐量增幅出现明显增长。
市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2010年,港口局全方位地为港口重点基建项目提供高效服务,努力加快新泊位的建成投产和旧泊位的升级改造;全力推进高栏港区10万吨级进港主航道和广珠铁路南水作业区码头专用线的建设,积极改善高栏港区的集疏运条件;大力推进西江战略的实施,严格监督落实高栏港区集装箱扶持政策,着力构筑以珠海港为龙头的江海联运经济带,推动珠海港的战略转型;创新港政管理模式,成立全省乃至全国第二个港口调度中心,为进港船舶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通航环境。随着"以港兴市"战略的深入推进,珠海港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和对珠江口西岸的辐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亿吨大港"的目标指日可待。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