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海关最新统计:2010年,上海关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846.5亿美元,其中上海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达1414.61亿美元,同比增长34.96%;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成功试点首票单机融资租赁业务,洋山保税港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的试点区。一年来,上海海关根据2010年初签署的《海关总署、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优化特殊区域监管,积极支持新型业务先行先试,推动特殊监管区域成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增长极。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龙头城市,上海地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多、门类全,区域内产业层次比较高,目前共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5类共10个特殊区域,总规划面积为43.52平方公里。其中,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五大功能,是海关各类特殊监管区域优惠政策的叠加,对于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十分关键。
近年来,海关总署和上海市政府全面加强合作,务实创新,为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支持上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正是署市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0年,上海海关落实署市合作要求,不断优化海关监管模式,积极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信息化管理,依托H2000通关管理系统和上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初步实现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以及机场综合保税区的区间和区内货物的自由调拨。深化外高桥保税区和浦东机场空港之间"空运直通式"模式,继续推行外高桥港、洋山港与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之间的"海运直通式"业务,缩短物流时间,让通关手续更简便、流程更快捷。2010年,上海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达1414.61亿美元,同比增长34.96%,占同期上海市外贸总值的39.2%,占全国和长三角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的38%和57.6%;共计征税509.74亿元,同比增长41.18%。上海特殊监管区域无论从对外开放程度、政策优惠程度以及海关监管效能上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已经成为资源集约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出多、对地区开放型经济贡献大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为激发特殊监管区域活力,上海海关全力支持新型业务在上海先行先试。2010年7月29日,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成功试点了首票单机融资租赁业务。以前,我国航空公司都是从境外租赁进口飞机,议价能力低。如今,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一平台,我国航空企业的政策优势和金融企业的资本优势得以有机结合,成功将海外的融资租赁业务引回国内,航空租赁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航空租赁市场的份额以及将来"大飞机"项目的定价权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2月24日,在海关的支持下,上海在洋山保税港区启动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此次试点将我国期货交易市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相结合,对进一步拓展资源性商品运作空间,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能源安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保税港区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试点,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附加在保税物流上的"价格信号"价值,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与内涵,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尽快成为价格中心和资金运营中心。
上海海关积极推动特殊监管区域实现功能创新,根据外高桥保税区打造国际贸易示范区的发展战略,探索创新专业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的监管模式,对葡萄酒、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等行业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葡萄酒为例,通过加强培训、引导规范申报、设立葡萄酒专员联系人等措施不断优化通关环境、提高通关速度,外高桥保税区葡萄酒市场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2010年进口数量上升44.69%,进口额上升38.44%。作为打造国际贸易基地的重要平台,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内已形成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多个专业市场,为跨国企业、进口商品提供保税展示、市场推广、销售代理、和物流服务等"一条龙"全程服务。2010年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四成,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初显成效。
(来源: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