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科技强国力 创新促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3-14浏览次数:145

    日前,为期12天的2011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召开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强烈关注。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与湖北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路甬祥说,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贯穿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指导思想,客观回顾成绩,务实总结经验,科学规划未来,是一份符合国情实际、具有时代特点的好报告。

  路甬祥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科技界的重大责任,也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路甬祥强调,科技支撑科学发展,就是要为科学发展提供知识支持和技术支撑,认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区域、人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之路。科技支撑民生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以科技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支持13亿人口的卫生保健,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改善和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湖北推进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是解决湖北所有问题的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

  为了加快湖北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武汉大力推进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加快圈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化与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进程,推动圈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及科教人才优势,强化系统集成,增强耦合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明确各城市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引导错位发展,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推进圈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整体开发,区域联动。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省、跨区域铁路、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形成辐射圈内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批优势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新一轮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江主要港口、航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促进多式联运。大力发展沿江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建设一批沿江产业区,构建沿江产业密集带。加快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完善沿江城市布局,积极推进沿江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沿江城镇带。加强岸线利用、管理和保护,实现绿色环保开发。加快推进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引江济汉"工程建设,推进汉江流域与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相融合、与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相呼应,打造湖北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加强沿江开放开发省际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促进武汉城市圈与宜荆荆城市群联动,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撑。

  大力推进城镇化。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强大中小城市有机联系,统筹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防治"城市病"。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