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转身向海构建新格局 群龙齐舞搅热辽东湾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3-28浏览次数:107

    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辽宁要转过身来,面向大海,背靠腹地,构建开放与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次发展战略的全新调整。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这标志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平台、成为我国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增长极。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由此肩负起深化我国沿海开放、引领东北振兴的重任。

    在辽河入海口处,横跨营口、盘锦两市的辽河特大桥犹如一条当空舞动的彩练,其所连接的全长1443公里的辽宁滨海公路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主动脉,串起辽宁沿海经济带上6座城市,以及新兴的上百个工业园区和上百个市镇。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发展布局已经形成。昔日的盐田、碱地和荒滩正逐步变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海岸线,中国北部黄金海岸正迅速崛起。

    辽宁省省长陈政高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实现"三带合一",即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打造成一条产业带、城市带、旅游带。如今,在这片辽宁上下倾力打造的"黄金地带"和"绿色地带"上,一个个新兴的产业带、一座座漂亮的新市镇、一条条宽阔的高速路正闪亮登场。

    转过身来面向大海发展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对辽宁是"沿海大省"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甚至在6个沿海城市中,除大连外城市的发展布局都朝向内陆,忽视了身边充满活力的海洋,多次错过快速发展的良机。

    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辽宁要转过身来,面向大海,背靠腹地,构建开放与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次发展战略的全新调整。

    随后,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辽宁在今后一个时期,以省内沿黄海和渤海的5个重点发展区域和一条贯通全省海岸线的滨海公路建设为核心,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这标志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平台、成为我国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增长极。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由此肩负起深化我国沿海开放、引领东北振兴的重任。

    "十一五"时期,辽宁举全省之力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使这里迅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焦点地带,英特尔25亿美元投资项目落户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界第四大造船厂韩国STX公司投资10亿美元进驻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富士康科技集团10亿美元投资营口,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较大的电脑制造基地和印刷电路板制造基地。

    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以港口和产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一系列建设取得新突破,76个港口项目全部开工,新增吞吐能力8000万吨,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锦州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园区。与此同时,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有了新进展。

    对此,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说:"我们会把发展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打造成东北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开放平台。"

    龙头昂起推进对外开放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上,我们正全力打造一条新兴产业聚集的产业带。"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说,"同时,我们坚决拒绝‘三高’企业入驻。"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过程中,作为核心和龙头城市的大连,正全力以低碳战略抢占发展先机,其中,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大连成功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代表作"。

    大连市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如今我们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目标就是要争第一,在国内争第一,在世界争第一。"

    记者在大连旅顺南路的软件产业带展厅里看到,展厅荣誉墙上的10块金牌,均为国家级,有些还是国家惟一的殊荣。目前,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拥有多个软件园区,注册企业47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6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领先全国。到2013年,大连高新区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出口量及竞争力将成为"中国第一";到2018年,将建成世界一流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

    与此同时,围绕国家和辽宁省提升大连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的要求,大连市提出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构筑世界级现代产业聚集区,着力推进以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全域扩大对外开放。

    站在海上看大连,一边是蓬勃兴旺的现代化港区,一边是风光无限的黄金海岸,绝大部分近岸海域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群龙齐舞搅热辽东湾畔

    站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市旅顺口区的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岸边,面向大海,看到的是黄海与渤海的交界处,由此向西便是偌大的辽东湾,沿岸依次排开的是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4座城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中,这4市如群龙竞舞,尽现着各自的风采。

    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辽宁沿海各市深挖"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锦州市滨海新区初步形成光伏、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工业体系;盘锦市辽滨沿海经济区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园区、盘锦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等园区已初具规模;葫芦岛市北港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也正加速建设。

    背靠辽河的营口市,过去沿海滩涂闲置,临港产业发展步履迟缓。如今,营口后来居上,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4年居辽宁省首位。

    营口的飞跃,从"跳出"鲅鱼圈开始。鲅鱼圈内有3个港口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营口港率先"跳出圈外",由守港待客变为扩港引客。"十一五"时期,营口港主动将港口功能前移,先后在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建立了陆港,把海铁联运的触角伸向东北乃至东北亚腹地。5年来,营口港吞吐量先后突破1亿吨、1.5亿吨、2亿吨的目标。

    截至目前,营口港海铁联运集装箱总量已跃居全国港口第一名。按航运界发展规律,建亿吨大港起码需要15年至20年的时间,而营口港5年实现两大跳跃,已跻身全国10大亿吨港口之列。

    鞍钢新厂、五矿中板、中冶京诚等一批龙头企业,在鲅鱼圈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海内外资金、项目、人才,也使营口的城市格局发生了由沿河向沿海布局的转变,项目承载力和城市承载力同步提升。

    绿色理念由江向海跨越

    有人说,前些年,曾经闻名天下的丹东仪器仪表"走得慢了"。可如今,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虽刚刚成立不久,产值就超过了丹东这一产业半个世纪的产值总和。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背依东北、南临黄海、扼守在辽东半岛东部的丹东港第二次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曾以江城自居的丹东,正在完成由江到海的飞跃。如今,丹东正通过推进与东港市的同城建设,以绿色理念加速建设567平方公里的沿江沿海经济带。昔日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的丹东,如今已步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全力开发建设沿江沿海"四大组团"是丹东发展的核心。"四大组团"---新区组团、前阳组团、东港组团、大孤山组团虽同处丹东沿江沿海一线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但确定了自身错位发展的方向,整体构成了丹东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关键。产值超千亿元、中国最大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所在的新区组团将是未来丹东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正朝着未来现代化环保城的方向前进。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