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海西之风,拓共赢之路。"2011江西-厦门港口日"厦门港口、物流推进会18日下午在南昌召开。把南昌作为战略发展腹地的厦门港,将以其优越的港口条件、宽松的政策、高效的服务谋求与南昌更深层次的合作,而南昌外向型经济,也将借助厦门港这一快捷的出海通道,成为双方互动合作中的大赢家。
两地合作有着良好基础
2004年8月,相距820公里的厦门与南昌,签署《关于南昌与厦门开展水铁联运合作意向书》,由此拉开了两地陆港合作的序幕。此后,双方交流不断,厦门港多次携手南昌及铁路部门,通过建设内陆集装箱货场、"陆地港"等,实现港口功能前移,并开通了厦门至南昌的集装箱"五定"班列,每周二、周五两地对开,每列42组车,可实现"定时、定点、定线、定车次、定价"的要求,2010年,南昌-厦门集装箱海铁联运吞吐量达到2.5万标箱。
"这次我们组织了海关商检、物流公司、码头公司等多个部门来南昌推介,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地的合作",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蔡良涯介绍说。
看中南昌外贸发展潜力
2010年,南昌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36.74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72.5%;今年前3个月,南昌对外贸易出口总额8.86亿美元,增长71.9%。快速发展的南昌外向型经济,业已成为东南沿海港口地区争相抢占的"必争之地"。
"厦门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首个亿吨大港,港口的持续发展需要广阔的货源腹地,厦门港一直在努力将港口功能向内地延伸,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周边地区的货物经厦门港进出。"蔡良涯表示,之所以首先选择在南昌推介,一是双方多年来交流与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南昌外贸经济发展的潜力。
厦门港口物流条件优越
据了解,厦门港拥有生产性泊位达144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集装箱、石油、煤炭等专用码头一应俱全,最大靠泊能力达到15万吨级。万吨级以上进港航道长约80公里,水深达到负14.5米,1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船舶可安全进出港。
不仅如此,厦门港还与13个国家的19个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190条、月航班1004班次,全球前20名航运公司均在厦门港设立了分公司或代表机构,并开通了至世界各主要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线,海峡西岸航运物流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优化环境服务南昌企业
快捷的出海通道,对外贸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港口的发展也需要依靠广阔的货源腹地。而南昌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内大型港口"转战"内陆地区的最大动力。
"在沿海港口群的强劲竞争中,比拼的是综合成本、比拼的是服务。"蔡良涯介绍,厦门港通过实施多种便捷通关新模式,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东渡联检中心更是实现了船舶在港零待时服务。除了高效的服务,厦门港还将提供宽松的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将来,随着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厦门集美前场铁路特大型货场的建成,厦门港的铁路集疏运条件将极大改善,厦门港也将由铁路运输终端站转变为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站,为福建与江西等内陆地区开辟出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蔡良涯说。
来源:南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