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选定天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5-29浏览次数:49

   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与传统工业城市,其管辖的滨海新区是中国继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重点开发开放的地区。《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日前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这对于天津滨海新区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中国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根据去年4月公布的《天津滨海新区关于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2015年滨海新区将初步建成服务中国北方、东北亚、中西亚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航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自由贸易港区初步建成。

  作为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载体,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占地10平方公里,由天津港开发建设。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经过3年多建设,相关资本要素逐渐聚集。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沈蕾说:"现在区内累计注册企业已达500余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达182.3%。"

  管委会金融与租赁办公室主任张忠东告诉记者:"这对于中国航运金融和金融租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这份方案明确了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开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和租赁业务四方面的创新政策试点。

   张忠东认为,如今放宽对注册船只股权比例、船龄的限制,推进船级社之间互认,鼓励境外大型邮轮公司挂靠东疆,而且对国际航运业给予了"三免营业税"的优惠,一系列政策无疑对中国船舶业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提高对外竞争力,同时吸引在外登记船舶回归产生极大的促进。

   他分析说,在四方面创新政策中,准许东疆先行"试水"金融租赁业最具亮点。

   "航运金融和金融租赁业之前受政策限制发展较为缓慢。这一领域实际是技术与资本高度密集,企业只要找准切入点,就能做大做强。"张忠东说。

   目前东疆保税港区依托飞机与船舶租赁,金融租赁业越做越大。已注册单机、单船租赁公司90多家,先后完成租赁飞机29架、离岸租赁船舶20余艘。截至今年3月末,天津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超过1700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东疆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告诉记者,金融租赁业产业资金密集,资金跨境流动比较频繁。"购买一架飞机的费用甚至足够建一个工厂。可建工厂要占用土地,消耗能源,形成碳排放。为中国租赁公司创造与国外竞争的条件,对于中国产业战略转型也将起到一定作用"。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认为,在中国赋予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先行先试诸多权利后,滨海新区在改革、发展方面做得比较多,但在开放方面,除中新生态城外,一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东疆保税港区今后将挑起滨海新区开放和国际化的重担。中国的金融资本将在东疆与国外企业形成有效的合作与竞争,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认为,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一般都采取自由港的运作模式,为旅客、货物、船舶的进出和资金融通,提供最大的方便,如新加坡和香港整个地区都实行低税的自由港政策。从长远的角度,建设自由港是势在必行。

   周立群也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国际航运中心首先应当是区域金融中心,而核心功能就是自由贸易港区。对于发展时间不长的东疆保税港区来说,短期内实现这一功能有一定难度。但东疆依托政策,在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基础上,推进国际化市场体系建设,条件成熟时可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