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大领域改革创新破冰先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07浏览次数:44

    ■实施40项改革举措,金融创新形成一批新亮点

  ■完善了"批、供、用、补、查"制度,有效避免违法用地现象发生

  ■国有企业改制面达95.3%,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40%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1%,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建成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制定"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城市发展总体战略

  ■扎实推动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

  ■创新东疆保税港区管理体制;建成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内陆"无水港"达到18个

  ■通过创新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居民保险一体化;通过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为41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级审批事项由1033项减少到495项

  在日前召开的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工作推动会上获悉,本市综合配套改革第一个三年实施计划各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取得显著成效,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金融改革创新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本市通过实施40项改革创新举措,金融规模迅速扩大,金融创新形成一批新亮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企业达917家,成为全国股权基金相对集中城市;融资租赁业务总额达1453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融洽会"成功举办4届;建成了天津股权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等一批创新型交易平台;将155家投融资平台整合为41家,建立了"借用管还"良性机制,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使用效率,为发展提供了空间。完善了"批、供、用、补、查"制度,有效避免了违法用地现象发生。

  本市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组建了渤海钢铁集团,市属国有企业集团由52家调整为43家,1018户劣势企业平稳退出,56万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国有企业改制面达95.3%。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

  在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方面,本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探索建立了北疆、泰达、子牙、临港、华明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等6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关停并转了1000多家企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1%,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改革有力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本市建立了部市合作、院市合作机制,建成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0个。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了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

  在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方面,实现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成立了规划编制指挥部,制定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城市发展总体战略,高水平编制了119项重点专项规划。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颁布实施了城市管理规定,形成考核、执法、监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精细化、规范化、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是改革的重大任务。本市扎实推动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31个示范工业园区全面启动,起步区12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养殖示范园区。成功探索了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路子,全市41个镇开展了试点,建成农民住房1155万平方米,20万农民迁入新居,实现了安居乐业有保障。

  在对外开放领域,本市创新了东疆保税港区管理体制,制定了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完善了"大通关"体系,"异地报关、异地报检、口岸放行"的口岸监管体制基本形成。建成了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内陆"无水港"达到18个,实现了港口功能向腹地延伸。

  改革有力促进了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通过创新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居民保险一体化。通过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为41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通过创新就业再就业模式,每年新增就业40万人。通过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高水平举办了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完成了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城乡全覆盖,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5%以上。通过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本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效率显著提高。组建了滨海新区行政区,初步建立起统一的行政体制框架,实现管理体制改革重大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实施审批服务大提速,市级审批事项由1033项减少到495项,现场审批率达到96.5%,审批效率提高80%。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