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重返全国前十还是“坐九望八”?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07浏览次数:0

    2015年湛江港要重返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列。在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全会讨论过程中,针对这一目标的设定,有些人认为还提得太早、口气太大,对是否能实现目标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湛江港的发展底气不足。但是,更有人大胆地提出"坐九望八"的提法,对湛江港的发展后劲是信心十足。认为湛江人应当有这样一种敢于给自己设定更高目标的气魄,在十二五时期重新找回自己在全国沿海城十大港口的位置。

湛江港3亿吨的奋斗目标

"目前全国八大港口年吞吐量均超过2亿吨,2010年全国沿海第八大港--唐山港为2.45亿吨,第十的日照港2.27亿吨。初步判断湛江港2015年货物吞吐量只有超过3亿吨,才能迈入全国沿海八大港口的门槛!"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翼在全会发言时,就列举了一组有力的数据向大家晒底气。他认为3亿吨的奋进目标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做到。

首先,湛江港口去年的吞吐量为1.36亿吨,其中湛江港集团占全市50%。通过加快老港区升级改造和宝满、东海岛等新港区建设,巩固发展好西南传统经济腹地和石油、铁矿厂两大支柱性货源,加强对重点新兴市场和集装箱、煤炭等新兴货源的开发,到2015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是完全可以做到。

其次,东海岛钢铁、炼化项目两在项目效应,钢铁项目自身年货物吞吐量超过6000万吨,炼化项目自身年货物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现时还将带动大量中下游产业发展,因此由钢铁、石化等大项目码头预计几年后吞吐量也将有1亿吨左右。

其三,徐闻港口吞吐量去年接近6000万吨,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和拓展东盟合作上加大力度,2015年超过一亿吨也大有希望。这样算起来,湛江港口2015年吞吐量将超过3亿吨,届时就有希望重回全国八大港口行列。

张翼认为,要利用去年新增的生产能力实现比较大的增量,具体目标是吞吐量要确保达到7600万吨,挑战8000万吨,比去年增加近1000万吨。二是加快港口建设。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近19亿元,央企在港区投资也会超过10亿元,合计起来总的投资规模争取达到25至30亿元。三是积极争取上市,通过上市为企业建立持续、优质的融资平台,

第九位与十五位的比较:湛江追营口

根据今年一月份港口吞吐量排位,辽宁营口港排在了第九位。去年营口港就在业内曾被指为最具竞争力潜力港口。营口港由名不见经传的河口小港转向临海港口,自1995-2006年上半年,每年保持高速发展,发展速度高于辽宁省和全国平均速度。无论从港口产权结构,区位优势和竞争战略,营口港潜力很大,竞争实力不容忽视。

湛江港:

2008年首次突破亿吨 全力争取内年上市

湛江港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自行设计建设的现代化深水良港。1979年,湛江港本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62万吨,名列全国八大港口之一。但改革开放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湛江港的发展一度滞后。2001年,湛江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仅为2205万吨(其中湛江港本港完成1822万吨),掉出了全国前十名。

"十一五"期间,龙头企业湛江港集团顺利完成属地下放、政企分开,并引进招商局集团,宝钢集团等行业巨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目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湛江港(包括全市港口)已被国家列为全国12个主枢纽港之一,并已被确定为全国五大港口群中西南沿海港口群的主体港口;同时,湛江市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继2008年国务院批准在东海岛开展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之后,2009年,中科合资炼化一体化项目选址东海岛;2008年,湛江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成为了西南沿海港口群中首个亿吨大港和全国15个亿吨大港之一,湛江港口的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辅导期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全力争取今年内上市成功,加快港口发展。

十二五:拟完成总投资超过130亿元

"十二五"期间,湛江港口建设将以加快深水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泊位结构,提升港口功能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港口建设,加快开发建设霞山港区、宝满港区、东海岛港区"三大港区",全力推进完成钢铁基地配套码头建设和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工程;加快完成老港区码头技术改造;加快完成航运集团船厂搬迁;开发和整合县域港口资源,建设坡头、徐闻、吴川、雷州、廉江等货运码头和陆岛交通码头,形成布局合理、互为配套、功能齐全的港口设施体系。配套完善锚地、航道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完成4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和锚地改造工作,以满足港口发展需要。

规划"十二五"期间完成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建成东海岛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霞山港区30万吨级散货码头、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等,争取开工并完成湛江钢铁厂项目配套码头、东海岛港区通用杂货码头(迁建)工程、东海岛港区液化石油气(LPG)搬迁项目配套码头工程以及40万吨级航道工程、亚士德航道一期工程、湛江港锚地改扩建工程等。至"十二五"期末,争取动工建设东海岛港区东头山岛油品码头一期工程(45万吨级原油泊位和10万吨级成品油泊位各1个)、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3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霞山港区散货码头扩建工程(10万吨级泊位1个)和徐闻港区荔枝湾作业区万吨级通用码头工程等。

通过"十二五"期港口建设,未来湛江港将发展成为国际深水大港,具备运输组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通信信息、综合服务和保税、加工、商贸、旅游等功能。随着港口结构的调整与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湛江港将成为一个以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运输为主,临港工业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营口港:

吞吐量已达到2.25亿吨

远在辽宁的营口港,曾经名不见经传,已经由1991年的份额不足6%,上升为42.5%,一举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大港口。

营口港由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和仙人岛港区组成。1985年以前,这里还是依靠辽河发展起来的营口港区,年吞吐量二三十万吨。建设了鲅鱼圈港区后,营口港才真正在竞争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营口亿吨大港梦想。

营口港创造令人赞叹的"营口速度",追随着整个东北以及东蒙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营口港也在不断做大做强自己。

它先是以迅速的决断破解发展"瓶颈"--港口南迁,以最快的速度给自己动了大手术,在与大连仅有200公里的距离中拉开了竞争战役。

从营口港上市之时起,营口港整体已壮大发展数十倍,"十五"末期营口港吞吐量已经是7500万吨,集装箱量是78万标准箱。"十一五"末期,吞吐量已达到2.25亿吨,集装箱量达到333.8万标准箱,两大主要生产指标的增幅分别达到200%和327%。港口总资产也由"十五"末期的128亿元发展到"十一五"末期的495亿元,成为"十一五"期间中国沿海港口群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港口之一。

依托鲅鱼圈港区,营口发展起以装备制造、精品钢材和港前现代物流产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区,以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滨海工业区。目前,两大工业区已被列入辽宁"五点一线"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同时,围绕港口和钢厂的发展,规划建设船舶工业园区,拉长产业链条。

鞍钢鲅鱼圈新厂、中冶诚重装备中试基地、中国五矿营口中板公司宽厚板项目等投资数十亿、上百亿元大项目的落户,使营口经济开发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整体发展水平已在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位于前列,去年,营口开发区两大工业区新开工亿元项目20个。今年1-4月份,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  

营口港股份公司2002年1月在上交所实现上市后,距今已近10年。从2008年定向增发注入58亿新资产起,营口港已完成了进入资本市场后的第三次融资。每一次融资完成后,营口港从质量到重量都发生了巨变。营口港的前进方式是比较独特的,股份公司从集团以融资方式获得好泊位和好的资产,集团再用其它方式源源不断地继续做大做好资产项目,然后再陆续通过资本市场注入到股份公司,使其做大做强。今年营口港将继续实施定向增发,营口港集团争取实现整体上市。

"十二五":计划总投资180亿元 吞吐量3.6至4亿吨

"十二五"期间,根据营口港腹地GDP增长态势、国内大港口实现两亿吨后的发展趋势以及港口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发展规划,"十二五"末期,营口港的吞吐量将达到3.6亿吨至4亿吨,集装箱量规划达到600万至700万标准箱,集装箱、矿石等主要货种的装卸率要达到全国沿海港口一流水平。同时全面完善疏运体系,加强公路运输系统建设,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打造方便快捷的集疏运通道。增开、加密外贸近洋直达航线和外贸内支线,基本完成覆盖腹地网络的内陆港布点。

在港口建设方面,集团公司计划总投资180亿元,新增泊位30个,其中鲅鱼圈港区12个泊位、仙人岛港区10个泊位、盘锦新港区8个泊位,以及一大批拟在建项目。

2011年1月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万吨)

01.宁波-舟山港 6107 5.2%

02.上海港 5385 9.7%

03.天津港 3562 11.8%

04.广州港 3444 3.9%

05.青岛港 3236 15.0%

06.大连港 2993 15.8%

07.唐山港 2688 54.3%

08.秦皇岛港 2437 8.5%

09.营口港 2391 24.7%

10.日照港 2163 19.4%

11.深圳港 2064 9.7%

12.烟台港 1565 23.9%

13.厦门港 1342 19.9%

14.连云港港 1265 23.8%

15.湛江港 1165 7.1%

(来源: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