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轮运输市场双周报(2012.07.02-2012.07.15)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7-20浏览次数:15

一、市场概况:原油市场小幅走软,成品油市场小幅下跌
最近两周,国际原油运输价格延续前两周走势,持续下跌,但下行幅度有限,成品油运价同样小幅下跌。7月12日,波罗的海交易所原油综合运价指数报628点,成品油综合运价指数报553点,相对于前两周都有小幅的下跌。
造成运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有:(1)全球制造业萎缩导致原油运输需求减弱。摩根大通和数据研究机构Markit发布联合报告,6月全球PMI为48.9,为3年来最低。美国、欧洲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集体萎缩,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全球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另外欧元区因债务问题、印度因洪涝灾害其各自需求量都减少,原油需求的萎缩令国际原油运价承压。
(2)原油供给充足。据欧佩克最新统计,2012年6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3136桶,比修正过的2012年5月份日均减少10.6万桶,比目标日产量高136万桶。充足的石油供应也是原油运价下滑的一个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库存减少支撑运价。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470万桶至3.782亿桶,比此前预估为减少120万桶。主要原因是热带暴风Debby中断进口,导致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超出预期;而美国与伊朗之间紧张的关系,增加了市场对霍尔木兹海峡将被关闭的担忧情绪,进而提升了原油运输运价;此外日本核电站的关闭对原油的运价构成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油价情况:震荡上行
""
1 2012.6.18-2012.7.12油价与美元指数走势
前期,由于伊朗成功试射导弹引发局势升级以及挪威石油工人罢工继续等引发石油供应短缺担忧,国际油价一度大涨收至每桶87.66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为5月31日以来首次重返100美元上方。但之后美国、中国等不利经济数据影响抑制了油价的涨幅。
后期,对全球经济的担忧以及挪威石油工人罢工的结束,加上美联储对更多宽松货币政策意愿不强,也打击投资者情绪,致使油价下跌。中国当天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进口石油量平均为每天529万桶,比5月份减少12%,显示需求减弱,也对油价构成打压。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国际油价11日大幅反弹。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石油产出创历史最低。有数据显示,迫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经济制裁和石油进口禁令,伊朗石油产出已经降到每天320万桶的水平,为历史最低,石油供给的减少为油价提供支撑。加之美国宣布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推动国际油价强势反弹。
三、船舶市场:
在新造船方面,近两周新造船合同建立情况如表1所示。
1 近两周新船建造合同
船型
数量
大小
(载重吨)
船厂
船东
交船期
油船
1
1700
Akden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