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SISI-KMI 国际海运论坛——2015世界海运展望及应对方案”成功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2-05浏览次数:7

    2014年12月4日,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SISI)和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共同主办的"2014 SISI-KMI 国际海运论坛--2015世界海运展望及应对方案"在上海远洋宾馆成功召开。

此次论坛汇集了中韩两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吸引了众多航运物流企业前来参会,与会者共同就中韩(全球)航运发展情况展开交流和讨论。本次论坛以专业的视角对未来绿色海运做了全局性分析和展望,对中韩(世界)绿色海运政策做了系统分析与比较,同时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干散货运输两大传统海运市场进行深度解析,对航运联盟及其应对策略、邮轮市场未来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探讨未来航运业发展的应对方案。
 
开幕式上,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金成贵院长、上海海事大学书记於世成教授、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具相灿总领事以及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张林副主任分别致辞,对论坛的胜利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同时对论坛将取得的成果,给予热切期待。同时,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SISI)和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也就未来的合作举行MOU续签仪式,期待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金成贵院长致开幕词
 
""
 
上海海事大学於世成书记致欢迎辞
 
""
 
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具相灿致祝词
 
""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张林副主任致祝词
 
"" 
 
SISI-KMI MOU续签仪式
 
""
 
2014 SISI-KMI 国际海运论坛嘉宾合影留念
 
此次论坛沿用演讲加讨论的形式,首先由来自中韩两国的五位专家分别对绿色海运、中韩邮轮产业发展、航运联盟、集装箱和干散货运输市场等五大领域进行分析和展望,随后由另外五位中韩两国嘉宾进行点评并展开讨论。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海事安全研究室金秀烨室长指出,环保政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增加、不断严格的国际法规、绿色船舶将成为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等因素,成为影响物流领域以及海运领域实行环保政策的重要原因。韩国制定了到2020年比BAU(Business As Usual)减少30%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政策、法规和战略。中国分别出台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内河绿色船舶规范》等绿色海运政策,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海运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从对国际海事组织(IMO)等机构主导的环境规定的应对方式和国内法的内容来看,中韩两国相似度很高;中国推动内河航运船队的环保化,进一步强化环保政策,韩国对运输方式转换及绿色船舶进行投资支持。未来,绿色海运应围绕着环保和高效率改善海运业的体制,保持国际法规和国家政策目标间的一致性,建立起法律和制度层面的支持体系,引导民间自发参与。
""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海事安全研究室金秀烨室长发表演讲
 
上海海事大学肖宝家副校长指出,1996-2013年期间,全球范围对邮轮旅游的需求增长了近3倍多,据英国OSC机构预测,全球邮轮运力需求将从2012年的46.4万张床位增加到2025年的86.6万张。全球邮轮产业向东转移,为中韩邮轮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中国邮轮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邮轮接待规模逐年攀升,呈现发展势头迅猛的良好态势。上海邮轮业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利用上海邮轮市场已有的领先优势条件,探索上海邮轮市场发展的鼓励政策,进一步推进上海邮轮母港建设。近年来,中国邮轮跨越式发展为韩国邮轮旅游带来了机遇,今年1-9月,到韩国旅游的邮轮旅客中,中国旅客占90.2%。展望未来,中韩两国应通过积极开辟和规划新的邮轮度假航线、推介邮轮城市旅游资源等方式,携手再造邮轮产业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