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运输航空发展简报》。报告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保持缓速增长态势,美国经济走势稳健,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攀升至105.6,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为2009年第一季度最低水平。全球航空公司普遍盈利,景气稳定,由于中国等新兴国家增速放缓,未来商业信心有所回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实现3%左右的同比增速,宏观经济没有重大的不利因素冲击,市场将进一步企稳。展望第四季度,航空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11月是一年最旺的航空月,预计第四季度,航空企业经营数据将进一步好转。
一、航空运输板块
1、全球三季度航空客运量小幅度增长
受假期的影响,第三季度全球旅客周转量(RPK)有明显的波动,7月、8月、9月全球旅客周转量(RPK)当月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2%、7.1%、7.3%。其中8月份RPK值有所下降,这是对上一个月强劲增长的调整。虽然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地区,但最近几个月的增长趋势表明这些地区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第二季度数据,总体形势比较乐观,呈增长态势,这可能与季节性调整和假期影响相关。亚太、欧洲和北美地区航空公司的国际旅客周转量(RPK)仍然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
2、全球第三季度航空货运市场弱势复苏
第三季度,全球航空货邮吨公里(FTK)7月、8月、9月当月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6%、0.2%、1.0%。最近,贸易量的下跌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弱于预期。主要是由于中国和南美地区(包括巴西、阿根廷)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缓慢所致。加上中国经济结构的向内转型以及美国加大对本土制造业的支持使得国际货运需求增速不明显。但在总体经济在慢慢改善下,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开始呈现出弱势复苏格局。
3、全球两舱和经济舱客运量增速有所增长
2015年全球两舱(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客运量展示了一个跨度较广的增长趋势。第三季度国际航空客运量8月同比增长5.4%,呈现出一个增长的趋势。其中两舱(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客运量8月同比分别增长5.3%和5.4%,很大程度上(大约40%的增长)是欧洲内部市场推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欧洲的航空客运旅行,不仅是在区域内,更多是在欧洲以外的两舱(头等舱、商务舱)商务旅行当中。这一现象可能就是欧洲市场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
但是在新兴国家经济拖累全球商业信心以及世界贸易疲软的大背景下,由于商务旅行需求疲软,第三季度全球两舱(头等舱、商务舱)客运量的增长相对减缓,国际航空旅行增长前景依然脆弱。
4、全球航空公司普遍盈利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的最新财务数据调查报告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世界贸易量的下降和金融市场萎靡不振,尤其是中国市场,但受到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的强劲表现和近期原油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第三季度全球航空公司普遍盈利。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227.5亿美元,比前两个季度的总和还多。其中亚太、北美地区的净利润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有:第一,航空需求增长超预期。2015年7月、8月、9月的国际航空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了8.6%、7.1%、8.5%。第二,航空运力也持续快速增长,2015第三季度航空业运力供给增速依然维持较高水平。
5、航空业景气稳定,但商业信心指数稍有回落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针对航空公司首席财务官和航空货运负责人进行的航空商业信心指数季度调查结果显示,航空运输业景气稳定,但商业信心指数稍有回落。50%的受访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航空公司盈利能力超过第二季度,利润实现增长。45%的受访者预计未来12个月内的航空业盈利前景将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客运量的增长和航空成本的持续下降是利润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调查表明关键驱动力的作用已经到达了顶峰,将开始进入稳定或者疲软阶段。
6、中国航空需求仍在增长,利润有所下滑
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航空需求依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第三季度7月、8月、9月民航客运量当月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17%、11.64%、10.53%,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三大航前三季度净利润大涨,但是,第三季度环比前两季度净利润有所下滑。财务报表显示,中国国航前三季度营收为823.8亿元,同比增长4.33%,净利润为62.8亿元,同比涨幅为98%。南航前三季度营收为853.3亿元,涨幅4.28%,净利润46.6亿元,涨幅高达270%。东航的上述数据分别是719.63亿元,4.57%,53.3亿元和159%。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是导致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贬值,因购买飞机等需求,航空公司有着大量美元负债,人民币贬值将令其产生巨额汇兑损失。
二、机场板块
1、受益于低票价和低油价,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2015年年初至9月份,全球主要机场全球旅客吞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2%。以9月当月旅客吞吐量为例,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加6.5%。在票价相对较低以及油价相对疲软的背景下,全球航空客运量保持强劲增长。
2015年第三季度(7、8月),全球20大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中,欧美机场有13家机场进入前20,其中美国有7家,欧洲有5家。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均有机场入围,其中中国有5家机场进入前20。虽然亚太地区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是亚太地区经济仍旧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因此亚太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表现相对强劲,其中香港国际机场以16.42%的增速领跑全球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3261121人次;而亚太地区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总体上领先于其它地区。欧美地区由于经济复苏迹象转好,全球经济企稳态势仍将持续,该地区机场保持平缓的增长态势。总体而言,亚太地区机场中中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欧美地区机场增长仍旧呈现相对疲软态势。
2、受中国等新兴市场增长减缓影响,全球货邮吞吐量增速回落
2015年第三季度(7、8月),全球货邮吞吐量的20大主要机场中,亚太地区有9家机场入围。香港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以72.40万吨和54.89万吨继续占据榜首和次席,远远领先全球其它主要机场。在全球最繁忙的航空货运机场中,中国有6家机场入围,包括香港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机场、成都双流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
与旅客运输市场相比,航空货运市场仍然相对较弱。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增长减缓导致全球航空市场航空货运量增长更弱。9月全球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1.4%。2015年前三个季度全球货运量增长2.3%。全球主要国际货运枢纽香港机场9月小幅增长1.1%。中国主要枢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货运量增长同比持平。作为整体的亚太地区9月航空货运小幅增长0.5%。
3、欧美机场领跑全球机场起降架次,亚太机场增速有所减缓
2015年第三季度(7、8月),21大主要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约为181万架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3%。其中奥黑尔国际机场以飞机起降15.86万架次占据榜首。在前10名中,美国占有5名,欧洲有4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除了欧美地区以外唯一一家进入前十的机场。
4、日本机场包揽机场放行准点率前三,中国机场仍全球垫底
日本机场包揽了机场放行准点率前三。日本大阪伊丹(96.47%)成为9月放行最准点机场。同时,挪威奥斯陆和加拿大埃德蒙顿再次蝉联欧洲和北美洲放行最准点的机场。
9月中国机场平均放行准点率从8月的50.36%大幅提升至68.88%,环比提高了近37%,但是与国际平均水平(79.84%)仍有较大差距,且无一中国机场的放行准点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5、中国机场受益于经济常态化和传统旺季,盈利稳中有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居民消费稳步升级,民航业供需状况持续改善。今年,民航政策逐步放开,需求日益旺盛,行业发展迎来"小阳春"。第三季度,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旅游旺季的因素影响,中国机场生产指标较快增长,机场运营状况总体良好,中国民航总周转量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
展望:
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缓速增长,受益于低票价、低油价和传统旺季,全球航空公司和机场业普遍盈利。航空客运市场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航空业景气稳定。但是受中国等新兴市场增速减缓影响,航空货运市场依旧处在弱势复苏的状态,商业信心指数有所回落。我们认为第四季度是国际空运最旺的时节,航空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全球各大航空企业将加大运力抢占市场。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空经济研究所
姜超雁
021-65853850*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