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社科院撰写的《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21日正式发布。《报告》指出,在上海自贸区三年改革创新的窗口期结束后,未来上海要"高仿"美国BIT2012负面清单,学习国际先进"单一窗口"经验,建立与商事制度改革配套的高效透明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加大与投资有关的金融创新力度,形成相配套的财税金融体系,强化投资管理制度创新的法律保障。
  据介绍,《报告》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分总报告、供给侧改革篇、制度创新篇和企业改革篇四大部分,共计13个报告。
  其中,总报告认为2016年上海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五个特点:工业发展弱势调整,政策边际作用递减;服务业发展相对稳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突出;消费后劲不足,受收入和房价拖累;投资有所稳定,民间投资积极;外贸形势略有好转,但依然严峻。
  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通过景气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总报告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预测2017年上海经济处于基准情景的概率为75%,经济增速将保持在6.5%左右,指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底线思维,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工业规模底线和政府财政收支底线。
  制度创新篇则重点聚焦上海自贸区投资管理创新、上海科技对外开放的模式创新以及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
通过评估自贸区三年的改革创新活动,《报告》指出上海自贸区的开放度、便利性和透明性等还需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科技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阶段、快速推进阶段和全面深化阶段,对外开放的形式也逐步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特别是通过资本合作推动对外科技创新合作,涌现了多种成功的"科技对外开放"模式。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上海需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相关立法,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体系,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惩戒机制,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