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年多来,上海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标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形成更加开放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配置境内外资源的能力;对标国家战略和金融改革开放总体部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加强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联动,不断放大自贸试验区"金改"效应,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首先是基本形成了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制度框架。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一行三会"等国家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先后发布了"金改51条"和"金改40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形成了以自由贸易账户系统为基础,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制度安排。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以及中外资企业跨境金融服务审慎统筹管理,为金融开放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效载体。
二是基本形成了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三年多来,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设立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中欧国际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启动了证券"沪港通",推进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开展了自贸区铜溢价和人民币动力煤掉期等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发行了跨境同业存单、"熊猫债"、自贸区地方政府债和绿色金融债等金融创新产品。在金融机构发展方面,集聚了一批国际性、功能性金融机构和组织,推动设立了一批民营金融机构和合资金融机构。目前,自贸试验区共有各类中外资金融机构约800家。
第三是基本形成了支持金融创新、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上海市成立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建立了上海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机制。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开展简政放权改革,推出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和高管准入简化制度,建立了银行业务创新与监管互动机制、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目前累计注册各类航运保险产品超过2400个。建立跨部门、跨境资金监测分析与应急协调机制,搭建了新型金融业态监测分析平台。积极研究探索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国家扩大金融开放探索经验。
最后是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成果。目前,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已将简化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等15项措施在全国复制推广;银监会已将离岸业务经营授权等4项措施推广到其它三个自贸试验区;保监会已将保险业简政放权等措施复制推广至其它三个自贸试验区。此外,2016年11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自由贸易账户主体资格拓展到自贸试验区外科创相关企业和海外引进人才,体现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和溢出效应。
来源: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