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以LNG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发展势起。去年全球LNG贸易总量大幅增长9.9%至约2.81亿吨。美国加入LNG出口行列,并释放巨大潜力
受美国"页岩气革命"影响,作为替代能源的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贸易在页岩气廉价乙烷的推动下蒸蒸日上,LNG和LPG市场也成为全球能源贸易的热点利基市场。
得益于技术进步和对硫碳排放的担忧,加之此前启动的页岩气出口项目逐步投产,全球LNG贸易热情高涨。亿海蓝LNG海运船舶跟踪信息显示,去年,全球LNG贸易总量约为2.81亿吨,较2015年的2.56亿吨增长9.9%。其中,上半年贸易量约为1.34亿吨,同比增长5.2%;下半年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至14.6%,全球总贸易量达到1.46亿吨。
壳牌发布的《2017壳牌LNG前景报告》披露,去年,全球LNG需求量与新增供应量的强劲增长保持同步,亚洲和中东地区的需求增长更超过预期。预期到2020年,全球LNG贸易规模将比2014年大幅增长50%。
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报告也对能源市场在未来20年的发展做出预测。根据对当前开发的一系列项目的推算,"LNG将在未来四年增长1/3,最终可能导致以美国气价为基准的全球‘一体化’天然气市场的形成"。LNG庞大的增量将助力天然气在2035年超越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来源,而全球LNG供应将占到天然气交易量的一半以上,供应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和非洲三大地区。
中美或引爆市场
从去年全球LNG贸易格局来看,卡塔尔依然是最大的LNG出口贸易国,但市场占比自2011年44%降至35%;第二大出口国--澳大利亚,由于新项目的投产市场占比自2011年12%增至2016年的23%。而近期LNG贸易发展最大的焦点莫过于引导"页岩气革命"的美国,在其能源独立战略指引下,美国LNG出口已是常态,并逐渐加大"出气"力度。
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7年度能源展望》预计,美国天然气产量将在2020年达到8127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9316亿立方米,2040年达到9996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产量将从2012年的2832亿立方米增至2040年的5663亿立方米。
而政治舞台的明确表态,也标明美国天然气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以来是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开采的支持者,在特朗普宣誓就职后不久,白宫网站就公布了一则"美国第一能源计划",美国政府表示将加持页岩气开发。
"美国第一能源计划"主要包括5个核心要点,涉及进一步放宽能源监管政策和强调美国国家能源安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有意增加LNG出口。有观点认为,若获批的页岩气项目进展顺利,美国在2035年或超过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
需求端方面,去年全球LNG市场,日本、韩国、西班牙、中国、印度进口量居前,其中中国和印度增长强劲,分别增加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而根据多家国际石油企业的预测,中国将贡献更多LNG进口增长,该种判断是基于中国天然气需求量显著增长的预期。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LNG进口量达78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0%。其中,中海油LNG海运进口量385万吨,占比49%;曹妃甸港进口LNG量亦大增(见图)。4月25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战略》),这被认为是未来15年中国能源革命的行动纲领。
该《战略》制定了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比重的目标,由2015年的5%升至2030年的15%。基于此,壳牌报告预测,中国天然气需求将从去年的2000亿立方米增至2030年的4500亿立方米。假设中国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亿吨/年的LNG进口,这将相当于全球新增20%的LNG需求量。另一方面,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中俄能源合作--亚马尔LNG项目,也将改变现有供需和运输格局。
技术更新贸易形态
能源安全关乎国际政治和经济,除政策因素之外,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和大型LNG运输船舶等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也成为LNG需求增长的驱动力。壳牌天然气与能源市场和贸易业务执行副总裁贺仕杰指出,国际LNG供应端爆发式增长,LNG供需平衡被打破,LNG贸易正在演变以适应买家的新需求,贸易形态也发生改变,如期限缩短、合同量变小、转向现货交易等。
此种背景下,LNG的海上运输也从传统的点对点,转向供需市场的灵活调配。中远海运重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现有浮式LNG液化存储装置(FLNG)和FSRU共25艘,预测未来5年间对FLNG和FSRU的投资规模分别约为280亿和190亿美元,其中对亚洲地区的投资规模约占1/3。
其中,FSRU在海上将LNG重新转化为气态,然后通过现有天然气基础设施输入国内天然气网,可提高新兴LNG进口国应对价格波动以及应对本土天然气供应短缺的能力。因此,未来LNG贸易的发展将对FSRU的需求增加。壳牌报告显示,"2014-2020年,全球LNG市场规模将增长50%,增长主要由建设中或最近竣工的LNG加工厂驱动。"目前来看,市场对此已有反应,在航运和造船市场低迷之下,FSRU却订单连连。有媒体报道,"从今年前两月的成交量来看,全球先后成交6艘FSRU订单,此外还签署12艘FSRU备选订单。"
除已经成熟的LNG配套装备外,火热市场亦催生新装备技术发展。去年,香港上市的宏华集团通过其全资附属企业宏华海洋与美国企业Argo签订一份总值达18亿美元的平台式海上天然气液化工厂(PLNG)建造框架协议。
据介绍,PLNG方案的提出是基于"中美LNG上中下游‘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固定式平台技术引入到天然气液化工厂设计之中。与传统LNG工厂相比,PLNG港口与工厂融为一体,将海外EPC工程转化为中国工厂制造;成本低、周期可控、施工便捷;可固定可移动,能根据全球资源市场灵活调整布局。
优化后的PLNG项目,单位液化能力资本性投资降至约500美元/吨,有望成为美国地区首个投资成本低于600美元/吨的LNG项目。据悉,首套PLNG目标安装水域位于墨西哥湾美国联邦水域,设计含4座生产平台、4座存储平台、1座生活平台和1座中心处理平台,以及可供3万~26万立方米LNG运输船靠泊的码头,设计年总LNG加工能力最高达360万吨,总LNG储存能力24万立方米。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