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7月11日电 (缪璐)三年前,海外游戏机还进不了中国,现如今,美国微软Xbox的游戏主机和内容,每年在中国市场产出近千万美元流水,在华软硬件销售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作为上海自贸区海外游戏机企业的首位"尝鲜者",美国微软Xbox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谢恩伟向中新社记者坦言,"这让美国看到了中国游戏行业的趋势和可能性,今后会做更大量的投入"。
"负面清单"的不断"瘦身",点燃了外商在华投资热情的火苗,上海自贸区的外资"朋友圈"不断壮大。
首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安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家外商独资资产管理公司--摩根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首家外商独资职业培训机构--普华永道商务技能培训有限公司,纷纷落户上海自贸区。明年首家综合性外资医院--上海阿特蒙医院也将在上海自贸区开业。
据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对外联络局局长王樱介绍,"从2013年9月至2017年4月,上海自贸区内累计新设企业4.5万户,新设外资企业8300多户,接近挂牌前20年外商投资企业的总数。新设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从自贸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大有"燎原"之势。
商务部统计数据也显示,截至2017年4月,上海自贸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8734家,吸收合同外资6880亿元人民币。上海经验推广后,广东、福建、天津3个自贸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12712家,吸收合同外资11357亿元人民币。
"负面清单"曾被认为是撬动外商来华投资的支点,其后的外商投资管理"审批制"改"备案制"、推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设立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等则在不断"加码"。上海自贸区投资开放度和透明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让外资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可预期性大大增强。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告诉中新社记者,自贸区是对外传递开放力度的重要窗口,透过自贸区政策,可以窥见中国进一步开放的意愿和信心。
2017年6月16日,《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版)》出台,自此自贸区负面清单缩减至两位数95项,对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在华业务层面进一步放宽,细化了金融、保险业等投资领域的具体要求。随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也对外公布。
孙元欣表示,两项政策的相继出台,使外商在华投资体系更加健全。"指导目录"是中国主动开放的政策,可以自行调整;"2017版负面清单"则更接近国际公约,可在与别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或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时使用,"两种形式都有了,框架结构也更清晰"。
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吸金"效应亦再次显现。全球著名金融服务机构纽约梅隆银行投资管理公司7月4日发布电邮声明表示,公司已获得上海工商局批准,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主营投资业务管理的外商独资企业(WFOE)。
外资企业的纷至沓来,让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沈玉良看到了政策落实的挑战。
沈玉良表示,在中国国务院统一颁布的负面清单之外,各个自贸区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瞄准具体的产业领域进行分析;此外还要制定与对外开放政策相匹配的行政规章制度,真正关注开放政策颁布后的落地问题,及其产生的效应,让外商在华投资无后顾之忧。
来源:中华航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