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现有基础上三方面对标国际最高监管标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14浏览次数:136

   上海自由贸易港规划工作仍在稳步进行中,但其改革的大体方向已日趋明朗。11月10日,澎湃新闻就上海自由贸易港规划及建设的若干重点问题专访了参与决策咨询研究的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教授。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国务院《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部署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文强调,"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对于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澎湃新闻:上海自由贸易港的主体功能定位是什么?

  赵晓雷:自由贸易港的核心功能应该是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国际贸易中心的能级。与这一核心功能相联系,在全球高端要素跨境流动便捷、自由、规范的条件下,培育发展国际航运、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产业的全球化功能和业态,提升集聚配置全球高端要素的能力和国际价值链地位,发展出参与引领全球经贸合作竞争新优势。

  澎湃新闻:为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自由贸易港将有哪些主要改革措施?
  赵晓雷:要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主要的改革措施是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这是自由贸易港制度设计的核心环节。

  澎湃新闻:所谓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更高标准"具体包含哪几方面?

  赵晓雷:所谓"更高标准",是指高于自贸试验区的口岸监管标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基本要素是:第一,货物、物品进出"一线"免于惯常海关监管,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入区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最大程度简化甚至免于货物进出"一线"的申报,进入自由贸易港的货物不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出口税;第二,在自由贸易港区内,企业可以自由开展仓储、物流、销售、展览、维修、组装、加工、制造、包装等生产经营活动,区内的业务准入方面无需经过审核批准;第三,货物、物品进出"二线"实行进出口申报管理,依靠高标准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安全高效管住。

  澎湃新闻:"区内自由"这一特征对上海自由贸易港来说意味着什么?

  赵晓雷:上海自由贸易港的制度设计亮点除了更高水平的"一线放开",还有更高水平的"区内自由"。上海自由贸易港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先行试验平台,在主体功能基础上需要培育发展多维度的功能和产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特点及国际自贸区发展新趋势,上海自由贸易港要从贸易为主向贸易和投资并重发展,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发展,从在岸业务为主向在岸、离岸业务并重发展,从单一产业发展向全球供应链枢纽发展。这些功能集合发展不仅要求"一线"更加自由便捷,还要求"区内"的经济、生产活动更便利,成本更低。

  澎湃新闻:在金融监管创新方面,上海自由贸易港将会有哪些突破?又存在哪些局限?

  赵晓雷:在自由贸易港空间范围内,金融监管创新大体还是在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业务的资金跨境结算和收付领域,在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体系框架内对区内与境外的资金流动和货币兑换放宽监管,提高自由便利程度。资本项目可兑换不太可能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突破。具有挑战性的监管创新是对一些货物流、资金流、订单流分离的离岸业务(离岸贸易、离岸金融)如何实施真实性审查,既履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又为真实的离岸业务提供高效便利的国际金融监管服务。另外,在国际投资领域,金融监管也要适应诸如协议控制(VIE)结构类投资、离岸股权投资等一些新的投资形态,既有效防控风险,又支持新的国际投资形态发展。

  澎湃新闻:如何理解关于自由贸易港是"境内关外"的提法?

  赵晓雷:将自由贸易港笼统地称为"境内关外"并不准确。因为"境内关外"有两层意思,应加以区分地使用。第一是指关税和进出口税层面,即进出自由贸易港"一线"的货物,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豁免;第二是指海关和口岸监管层面,即在海关和口岸监管法定权限之外。如果是第一层理解是可以的,但第二层理解就是不准确的。

  澎湃新闻:为什么将自由贸易港理解为海关和口岸监管法定权限之外是不准确的?

  赵晓雷:因为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或经济体所设置的自由贸易港(区)都不会完全取消贸易管制,对于法律禁止进出口的商品、货物、技术等都要实施监管。美国的对外贸易区在监管方面是最宽松的,但海关关长可以指派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人员去监督对外贸易区内的任何交易或流程,运营商必须允许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人员进入对外贸易区,并提供用于合规审查或审计的特殊设备。即使是经贸自由度很高的香港,货物进出也并非完全没有监管。

  澎湃新闻:请再谈谈上海自由贸易港的税收政策

  赵晓雷:当前有一些观点认为上海自由贸易港将在企业所得税上有所减免,我认为这是过度想象了。

  我认为,自由贸易港需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除了"一线"环节,"区内"可能会在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方面设计减免政策。至于企业所得税,我的分析是对经营离岸业务的企业应该有所得税优惠,但经营一般业务的区内企业应该不具有所得税优惠政策空间。

  澎湃新闻:哪些企业将受惠于上海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呢?

  赵晓雷:根据自由贸易港的功能定位,贸易类企业特别是经营国际中转贸易的企业会获得较大的发展机会。大力发展国际中转贸易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自由贸易港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将大幅度节约两头在外业务的时间成本和税收成本,促进国际中转及离岸贸易的发展。"一线"监管的放松也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特别是技术类服务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港的区港一体化监管也有利于国际航运企业的发展。自由贸易港"区内自由"的制度红利更是有利于"原进原出"的全球维修、加工制造、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等类企业的发展。与自由贸易港区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比,经营国际业务的企业不仅可以享受保税政策,也可以享受区内流转税优惠政策以及更宽松便捷的监管服务。另外,自由贸易港在外汇管理及跨境结算支付方面的便利性改革可以催生第三方金融服务及投资服务新业务的发展。总之,自由贸易港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将为经营国际业务的各类企业带来更大的制度红利。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