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SISI-KMI 国际海运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15浏览次数:8

       1114日下午,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SISI)和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联合主办的"2018 SISI-KMI国际海运论坛-2019世界海运发展展望"在上海浦东假日酒店隆重举行。

2018年,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给运输需求及运价稳定带来较大影响,给港航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本论坛邀请中韩业内专家学者,对国际干散货和集装箱市场动态和走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同时聚焦行业热点问题,共同为港航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

开幕式上,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梁昌虎院长及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於世成主任先后致欢迎辞,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2018年双方的交流进一步深化,在未来也将紧密合作,致力于两国港航业的共同发展。此外,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崔泳彬总领事与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徐国毅主任先后致祝辞,从宏观角度分析2018年港航发展大环境,同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积极成果。

""

本次论坛沿用"主题发表 + 综合讨论"的形式,主题发表环节由来自中韩两国的五位专家分别就五个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阐述,综合讨论环节则由另外六位中韩嘉宾进行点评并展开讨论。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航运产业研究室室长全炯珍发表"干散货船市场动向及展望"。全室长指出,2018年国际干散货市场呈现上涨态势,运价指数、运价、租金等均有提升。展望2019年,就需求而言,铁矿石、煤炭、粮食、小宗散货维持增长趋势。从供给来讲,供给增加促使供需平衡发生逆转。而针对市场,全室长预测,2019年市场整体维稳并有小幅增加。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室主任张永锋发表"当前国际集装箱市场发展形势分析"。张主任首先简要回顾了当前市场发展情况,其次就中美贸易战、市场供需情况、班轮企业竞争策略以及集装箱运输成本影响因素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近几年国际集装箱市场震荡幅度较大,未来处于恢复阶段,短周期内预计有所回调,面对冲击仍需行业谨慎对待。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航运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委员高秉郁与大家探讨了"韩国集装箱班轮业的作用与发展方案"。高委员表示,韩进海运的破产给韩国班轮业的各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而后韩进时代,韩国海运产业应有新的思考。在比较各国海运政策之后,高委员提出了韩国海运产业综合性发展方案,在扩充船队、强化金融扶持的同时,强调合作和监管的重要性。

上海海事局海事技能训练中心主要负责人王勇就"上海港近期规定汇总说明"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近年来,国际海事新规则对海运业的要求日益严苛,上海也制定、颁布和推行了多项有关污染防治、船舶安全的新规定,如"关于规范黄浦江水域船容船貌的通告"、《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王主任就这些规定的实施日期、法律位阶以及具体修订内容和变化进行了深入阐述。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发表了题为"中美贸易摩擦对海运业的影响"的演讲。真教授首先介绍了中美贸易发展现状,回顾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并对其走向做出判断。其次从集装箱海运量、海运贸易量、航线布局影响下的港口发展等角度,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海运业的影响。最后,真教授提出了航运业应对贸易摩擦的建议,鼓励航运企业积极应对。

""

综合讨论环节,在首席讨论嘉宾、韩国海洋水产部前部长姜武贤的主持下,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航运政策研究室室长金泰一、航运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尹熙成、航运产业研究室副研究委员李昊春及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婕姝、航运研究室主任周德全五位讨论嘉宾分别就主题发表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带领现场观众与演讲嘉宾展开互动交流,各位演讲嘉宾详细的回答了讨论嘉宾与现场观众的提问。

  本次论坛在中韩双方主办单位、支持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来自各大港航企业、院校、行业组织、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200多位与会嘉宾的积极参与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