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SEF)正式运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22浏览次数:180

  10月22日,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SEF)在大连召开了第四次全体大会,并举行了技术工作组会议、第七届理事会。根据会议安排,经过三年的试运行之后, ASEF组织将于2018年11月起正式运行。今后,ASEF将代表亚洲造船界参加IMO会议、国际三方会议等国际会议,代表造船界利益发声,为亚洲船舶工业发展广泛争取利益。
什么是ASEF?
活跃造船专家联盟的前身是亚洲造船技术论坛(Asian Shipbuilding Experts Forum, ASEF),将其组织化设想最早由日本船舶技术研究协会于2007年提出,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本造船协会和韩国海洋工程和造船协会积极响应和推动下,经过亚洲各国八年的共同努力,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ctive Shipbuilding Experts’ Federation, ASEF )正式成立。
2015年11月26日,活跃造船专家联盟在南通召开成立大会,标志着亚洲造船技术论坛争取国际海事组织(IMO)非政府组织观察员地位取得实质性进展。
联盟成员都有谁?
成员主要涵盖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等全球主要造船国家的造船协会或船企代表,造船市场份额占比全球约90%。
联盟职能是什么?
ASEF的主要职能为定期举办造船技术论坛、就船舶建造的技术问题交换观点和意见、拓展与其他外部组织之间的关系,针对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海事组织的技术议程提供造船界的观点,提升亚洲造船界在国际海事组织中的话语权。通常情况下,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理事会理事任期两年,可以重复选任。
该组织成立后的前三年属于试运行阶段,在试运行阶段由日本造船协会、韩国海洋工程和造船协会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轮流担任主席和秘书长,任期各一年。
试运营期间,ASEF各方技术代表参加了国际三方会议、亚洲船东协会年会等国际大型会议,与美国防腐蚀工程师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成绩的取得与ASEF各成员的支持牢不可分。而这些成绩当中,最为耀眼的当属正式获得IMO非政府观察员地位。
 获得IMO非政府观察员地位
2017年3月29日,活跃造船专家联盟向IMO正式提交申请,要求作为具有咨询地位的非政府组织加入IMO。2017年7月,经IMO第118届理事会批准,ASEF正式成为IMO的具有咨询地位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第一个代表国际造船界在IMO发声的国际组织,并将于2018年起享有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和国际航运公会(ICS)等国际知名海事团体机构同等的提案权和参会权。
为国际造船界提供中国智慧
2017年,10月26日,国际活跃造船专家联盟第五届理事会和第三届大会在韩国釜山召开。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共同推举下,经大会一致同意,中国造船人全面承担起ASEF的核心管理工作。通过参与并主导ASEF的有关工作,有助于充分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身份的独特优势,在国际海事立法工作中积极响应中国有关立场和观点,将中国船舶工业界声音多角度地传递给国际海事社会,进而为全球海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进一步提升和彰显中国在海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参与全球治理的综合能力,助力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
ASEF未来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组织管理和运营模式,为世界船舶工业健康发展,为世界船舶市场有序繁荣,贡献正能量。
 首届核心团队成员
今年11月,ASEF组织将正式开始运行。根据第七届理事会的提名,此次ASEF大会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副主席、理事会和首席技术代表,日本船舶协会会长加藤康彦任ASEF新一届主席,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民俊、韩国船舶及海洋工程协会副会长庾炳世任副主席,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金鹏任ASEF理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吴嘉蒙任中方首席技术代表。
联盟下一步计划
技术工作组会议主要围绕技术工作组组织框架及主要职能、各分工作组的阶段进展等展开研讨,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造船界技术代表和专家在会上达成如下共识:下一阶段,ASEF将逐渐优化技术工作组管理流程、鼓励非中日韩的ASEF成员积极参与三方会,并持续推进各分工作组的工作进展。ASEF将重点关注与船舶节能减排、人性化设计的安全性、海洋污染防控、脱硫技术、网络安全与智能船舶等相关的技术议题,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其他各行业之间的合作。
(根据国际船舶网、信德海事等编辑整理)

  来源:中国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