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海洋环境预报系统发布

发布者:徐凯发布时间:2018-12-10浏览次数:141

  12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向国际社会正式发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系统"。该系统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发。
即日起,全球用户可在任何地方通过手机APP"掌中海洋Global Ocean on Desk"或计算机网络(http://221.215.61.118:2018/ofs/)查询未来5天的全球海洋环境预报结果,并可直接下载相关数据。
该预报系统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数值模式研发、超级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实力大幅提升,将给很多没有海洋环境预报系统的国家(如东南亚区域)带来直接帮助。这是我国深化全球海洋治理的新举措,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增添了新成果。
就像天气预报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海洋环境预报为人类海上活动及海洋减灾防灾提供信息支持。海洋环境预报的核心基础是海洋数值模式。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长期由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虽然国际上海洋数值模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所有海洋数值模式都存在巨大的共性模拟偏差。比如,计算的表层海洋温度偏高,次表层海洋温度偏低。
第一海洋研究所乔方利团队原创了"浪致混合理论",并被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典、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多个研究组实际应用,均显著提高了海洋数值模式的模拟和预报精度。据此,该团队建立了世界首个"海浪-潮流-环流耦合的业务化海洋数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系统"。
该预报系统可以提供未来5天全球海洋的温度、盐度、海流、海面高度、波高和波周期等要素。海流不仅控制着海洋污染物、海漂垃圾和微塑料等的漂移路径,还直接影响海上搜救。7月5日,泰国普吉沉船事故发生后,第一海洋研究所与泰国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为搜救提供了范围预报,其准确性得到充分验证,在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反响。海水高温会导致珊瑚礁白化,该预报系统在东南亚已直接应用于珊瑚礁生态保护。海面高度控制着海水入侵的范围……该预报系统可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洋减灾防灾、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上搜救以及蓝色经济发展等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包含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区域共22个成员国,是亚洲-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重要的涉海国际组织。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密切合作,自2010年起在西太分委会框架下发起了东南亚海洋环境预报系统建设国际合作项目。2012年5月,该项目建成区域预报系统,并通过网络发布预报产品,被东南亚多个国家实际应用。

  来源:航运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