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速递】《关于加强远洋渔业外籍船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林江发布时间:2025-05-04浏览次数:10


           1.出台背景

         农业农村部、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远洋渔业外籍船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通知》(农渔发〔2024〕13号),提出近年来,我国远洋渔业企业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在境外自主雇用外籍船员,较好地满足了远洋渔船用工需求。《通知》旨在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切实加强远洋渔业外籍船员管理和服务,有效保障企业和外籍船员的合法权益。


         2.主要内容

       (1)加强协调引导,健全用工机制 。

          第一,签订用工协议,明确责任义务 远洋渔业企业根据实际用工需求,与依法具有劳务派遣资质的我国境内劳务中介或劳务输出国官方认可的境外劳务中介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第二,外籍船员应在其来源国(地区)进行行前检查,确保外籍船员身体状况符合我国渔业船员健康标准、无犯罪记录。不得招收、使用未经健康体检的外籍船员。第三,不得有歧视外籍船员的条款,确保远洋渔业企业与劳务中介、劳务中介与外籍船员之间签订的协议条款一致。

       (2)细化办理程序,畅通用工渠道。

         远洋渔船常年在公海或他国管辖海域生产作业,其外籍船员入境目的主要是中转出境。远洋渔业企业须按照外籍船员入出境工作指南所明确的信息审核、邀请函办理、签证申请、船员入出境等环节需要的资料清单与相应的办理程序为外籍船员办理入出境手续。我驻劳务来源国使领馆,辽宁、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六省(直辖市)渔业、外事、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及相关港口边检机关要根据工作指南加强协调配合,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做好签证办理与入出境管理,畅通外籍船员入出境渠道。借鉴相关行业外籍人员用工管理制度经验,不断完善远洋渔业外籍船员管理与服务。 

        (3)加强组织协调,建立联动机制 

          辽宁、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六省(直辖市)渔业主管部门会同外事、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边检机关,在综合考虑口岸交通便利性、远洋渔船及船员入出境需求和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各确定一至两个外籍船员指定入出境城市;参照“外籍船员境内停留及出境流程”,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技术支撑单位及软硬件要求、船员培训体检的地点时间安排、从入境到出境的食宿保障等有关内容,建立本地区远洋渔业外籍船员过境停留管理联动机制。从劳务来源国(地区)持签证入境,以及登船前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签证、但在指定口岸办理签证或临时入境许可的外籍船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离境,不得超出签证或临时入境许可注明的在中国境内停留期限。 

        (4)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行业自律 

          农业农村部将远洋渔业企业雇用外籍船员情况纳入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事项,加强风险管控,对引发涉外籍船员纠纷或涉外事件的,依法严肃调查处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部门应结合远洋渔业日常监管工作,督促企业严格做好外籍船员雇用和管理;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对本区域远洋渔业外籍船员劳务中介加强监管,明确准入门槛、监督考核、管理评价和退出机制等管理制度。


         3.法规综述

        必须切实维护外籍船员合法权益,确保外籍船员“来源可靠、身体健康、培训到位、福利保障”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和有关省级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助主管部门做好外籍船员协调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通过行业自律提升远洋渔业船员用工待遇。积极探索与劳务来源国相关协会建立民间劳务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双边劳务合作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