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对上海经济、贸易、航运的影响专题研讨会举行

发布者:费缨花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0

 

2025年5月16日,由上海海事大学支持,上海市交通委科技委政策与法规专委会主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协办的美国关税政策对上海经济、贸易、航运的影响专题研讨会在上海虹口区峨眉路举行。会议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张婕姝主持。

上海海关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院长、教授匡增杰围绕上海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上海对外贸易发展的亮点与挑战、美国关税政策对上海外贸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他指出,2024年上海市外贸发展顶住压力、再创新高,呈现“总量升”“增量升”“质量升”的“三量齐升”态势,上海外贸的稳定发展对全国外贸整体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经验借鉴。2025年一季度上海外贸继续顶压前行,展现上海经济韧性,外贸呈现出民营企业发展强劲、贸易伙伴多元化明显、优势产品和资源产品出口协同发力的特征。对外贸易亮点纷呈,表现为“市场主体、民营企业活力增强”等五大亮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传统市场贸易紧密度下降”等五大挑战。匡增杰教授针对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与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给出建议,并呼吁大家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讲究策略,以中国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不断推进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在全球经济变局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张明香就美国关税政策对上海港口的影响及展望进行深入交流,她以详实的数据对港航资源向东集聚、全球大港座次调整、国际航运中心格局调整进行分析。张明香指出,贸易战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与东南亚合作深化,“中国+1”“中国+2”呈加速趋势,但受到关税影响导致供应链紊乱,对美直接出口集装箱短期急剧下降。中国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但随着外贸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其他新兴市场和内销,外贸结构将加速转型,“一带一路”市场或将形成对美国订单下降的有效对冲,成为出口新的“压舱石”。她强调,上海要在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勇闯新路,不断增强港口韧性,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能力,重点突破航运服务、绿色航运、智慧航运。



  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李彬主任、发改院战略所徐珺副所长、国航远洋徐倪伟副总裁、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吴文华总助、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上海新海航业有限公司边杰总经理、国泰海通交运研究员尹嘉骐等与会人员就美国关税政策上海对交通、物流、企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研讨,分析当前国际环境与局势对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共商应对措施和未来的战略布局。

政策与法规专委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张戎在研讨会闭幕环节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了感谢,并表示,未来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共同为推动航运和贸易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